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核心內容提要


       作為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主要戰場,大連在近代史上曾遭受兩次大的戰爭浩劫,淪為俄、日殖民地近半個世紀,歷史的遺留加上其又是我國最早建立人民公安機關的城市,使這座城市擁有的輕武器裝備都較其他城市更為豐富。大連警用老槍承載著歷史,承載著特有的警察文化。本文作者陳傳生老師從警40余年,并參與大連警察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曾出版《大連警用老槍》一書,對大連警用槍的歷史資料有著深厚的考證與積累——
       在大連市公安局槍械庫里,至今仍封存著一批退役老槍。這些老槍是大連公安機關的警用武器,是一批十分珍貴的公安歷史文物。這批退役槍支包括手槍、沖鋒槍、步槍、卡賓槍、機槍等,其中,手槍的數量和種類最多。有很多槍支的歷史十分久遠,其中有著百年以上歷史的老槍就多達百余支。槍支來源國包括德國、比利時、捷克、奧地利、西班牙、蘇聯/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意大利、法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菲律賓等十多個國家。槍的型號款式百余種,不僅匯集了世界著名的品牌槍支,還形成了一定的系列和規模。有的槍為鮮有耳聞、難得一見的稀有槍種,有的在國內屬于“孤品”,極具珍罕性。還有許多早期國產槍支,它們在中國輕武器發展史和公安武器裝備史上均具有特殊意義。

日本關東廳警察部和各個警察署的武器裝備,這些武器成為大連公安機關成立伊始的第一批武器來源

       大連警用老槍承載著歷史,承載著特有的警察文化,伴隨大連警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風雨歷程。可以說,每一支槍的背后都有著值得考究的歷史和鮮為人知的故事。
       筆者是大連市公安局的一名退休警察,從警40余年,因工作關系曾經佩帶和接觸到許多老槍,從2010年起參與大連警察博物館籌建工作,對這批塵封多年的老槍又進行了一番全面的鑒別考證。2014年3月,經過系統整理,《大連警用老槍》一書正式出版發行。之后筆者又親赴歐洲和美國,到一些老槍的原產地實地考察,探尋這些槍的淵源歷史,進一步豐富了對大連警用老槍的認識。本系列文章以老槍的來源為線索,解析老槍蘊藏的原始信息,品鑒老槍特有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

       Part.1  大連警察局的建立


       大連是我國最早建立人民公安機關的城市,較之國內其他地方,大連公安武器裝備的歷史更長,內涵自然也更為豐富。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到最后階段。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政府根據《雅爾塔協定》,宣布與日本處于戰爭狀態。8月9日,蘇聯紅軍從三個方面越過中蘇、中蒙邊界進入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線總攻,在東北抗日聯軍和八路軍的參與配合下,僅一周時間就一舉擊潰了關東軍。日本政府于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2日,蘇聯紅軍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1945年8月14日中國國民政府與蘇聯政府簽定)及相關協定開始進駐旅大,接受日本投降,從此結束了日本帝國主義在大連長達40年的殖民統治。

1945年8月,蘇聯遠東軍將領抵達旅順土城子機場

1945年8月22日,蘇聯太平洋艦隊進入旅順港

1945年8月,蘇聯海軍陸戰隊進入旅順

       中蘇兩國政府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其附件《中蘇關于大連之協定》、《中蘇關于旅順口之協定》規定,日本投降后,旅順口海軍基地對外防務由蘇軍負責,其范圍包括旅順、金縣、海洋島和長山島以及與普蘭店毗鄰的北界石河驛以南地區,總面積為2 399km2。在這一地區,行政權仍屬于中國,但在對日和約簽訂之前,其他軍隊不得進入。截止到1945年8月底,蘇軍進駐大連的兵力達到1萬余人,包括蘇軍太平洋艦隊、蘇軍機械化師、坦克團、炮兵團、飛行團等諸多兵種。蘇軍進駐后,首先接受日軍投降,解除日軍武裝,對日軍少將以上軍銜的戰俘實行集中看押,并于各處布防設崗,實行軍事管制。
        根據中蘇兩國政府簽訂的條約和協定,進駐旅大的蘇軍只負責對外防務,這一地區的行政權仍屬于中國。于是,為了控制旅大這個戰略要地,國民黨與共產黨展開了激烈的斗爭。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任命沈怡為大連市市長,沈怡隨即在上海和重慶兩地設立了大連市政府辦事處,加緊實施接收大連的計劃。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東北局派韓光到大連,與蘇軍駐旅大警備司令部取得聯系,在蘇軍支持下,著手組建由中共主導的地方自治政府。
大連解放之初,社會秩序異常混亂,由日偽殘余勢力組成的“地方維持會”應運而生,他們已做好準備,等待國民黨中央軍到來。在這種形勢下,中共大連市委采取的第一個重大行動,便是建立人民警察隊伍。從東北局、遼東軍區抽調一批干部,在原八路軍山東濱海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警備第九旅旅長趙杰(化名趙東斌)的帶領下進入大連,原大連地區的中共地下黨黨員、抗盟會成員被重新組織起來,隨同蘇軍進駐大連的東北抗聯小組在中共大連市委的領導下,協調一致采取行動,從1945年10月初開始,陸續接管了由日偽殘余勢力“地方維持會”把持的各區縣警察署,11月7日,大連警察總局成立。至此,在大連地區,已經有了一支由共產黨領導的3 000余人的警察隊伍。1945年11月8日,在大連警察總局建立的第二天,大連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經大連各界代表民主協商,考慮到蘇聯外交上的需要,提名大商人遲子祥出任市長,中共黨員陳云濤由市總工會提名擔任副市長,趙杰擔任警察總局局長,其他政府組成人員也大部分由共產黨員擔任。不過,在政府中擔任職務的共產黨員全部以無黨派民主人士的面目出現,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完全處于隱蔽狀態,人民警察著裝包括佩戴的警銜帽徽也與當時國民政府警察相同。由于采用了這種靈活的斗爭策略,使得國民黨接收旅大的計劃落空,大連成為在蘇聯軍事管制下,由中共主導的地方政府行使行政權的一個極為特殊的解放區革命根據地。
       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大連公安總局以建警掩護建軍,以擴警掩護擴軍,警力最多時發展到1萬余人,這支亦警亦軍的武裝力量,除擔負警察任務外,還要源源不斷地向前線輸送兵員和武器,支援東北和全國的解放戰爭,因此對武器彈藥有大量的需求,一直在千方百計地擴大武器來源 。

       Part.2  從日本侵略者手中繳獲的武器


       大連公安機關成立伊始,獲得的第一批武器是繳獲日本關東州廳警察部和各個警察署的武器。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之后不久,沙俄以在“三國干涉還遼”中“迫日還遼有功”自居,于1896年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密約》,1898年又誘迫清政府簽訂《旅大租地條約》和《續訂旅大租地條約》,強行租借旅順、大連。1904年日本發動日俄戰爭,結果沙俄戰敗投降,之后日本侵略者對大連實行了長達4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侵略者在占領大連期間,為了維護殖民統治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在整個關東地區建立了龐大的警察機構和憲兵、特務組織,除了維護殖民地社會秩序外,還加強整個南滿鐵路線的守衛,清剿抗日力量,因此配備了十分充足、精良的武器裝備。1945年日本投降后,原日本警察使用的數千件武器裝備,全部被隨同蘇軍進駐旅大的抗聯工作組收繳,成為大連公安機關建立初期警用槍支的主要來源;之后蘇軍從日本軍隊中繳獲的武器,也被陸續轉交給了大連公安總局。
       在大連市公安局保存的旅大解放區時期的武器登記表中,可以看到不同時期日本制造的各式武器,包括手槍、步槍和機槍,其中步槍數量最多,有三十年式步槍、三十年式騎槍、三八式步槍、三八式騎槍、四四式騎槍,以及九九式步槍和九九式騎槍。手槍有26年式轉輪手槍、南部式大型半自動手槍、南部十四年式半自動手槍和南部九四式半自動手槍;機槍有十一年式機槍(俗稱歪把子機槍)、九九式機槍。此外,還有一些日本軍警裝備使用的歐美國家生產的槍械。

       Part.3  來自歐洲戰場的戰利品


       在出兵我國東北前,蘇軍一直在歐洲戰場上與德軍為首的軸心國集團軍隊交戰,直至1945年5月德軍投降。戰爭中,蘇軍繳獲了一大批德國、意大利、匈牙利等國軍隊使用的武器裝備,其中的輕型武器多被蘇軍帶到大連。這些數量眾多的雜牌武器并未進入蘇軍武器裝備序列,因為對他們來說用途不大。大連警察總局組建后,隨著隊伍不斷擴充,對武器的需求越來越大,于是向蘇軍駐旅大警備司令部提出請求,希望幫助解決武器裝備。當時中國國共內戰正酣,國民黨政府也試圖進入大連,駐旅大蘇軍出于支持中共和自身利益的需要,最終同意將在歐洲戰場繳獲的武器有償轉讓給大連公安總局作為警用槍支使用。
       這部分武器數量很多,品種也很雜。二戰期間,交戰各方凡卷入戰爭的國家和地區對武器的需求都在激增,凡是能使用的武器幾乎全部被用于戰爭。在整個戰爭期間,很多武器往往是先被一方繳獲,后來又被另一方繳獲。因此,在蘇軍帶來的武器戰利品中,包括二戰以前和二戰期間世界各國生產的各類軍用武器、警用武器以及民用武器,有些武器有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經歷。
       另外,蘇軍1945年進駐旅大,1955年撤出,在此期間,蘇軍還將一部分退役淘汰的蘇式武器提供給了大連公安機關,其中包括納甘轉輪手槍、托卡列夫手槍、PPsh41沖鋒槍(俗稱轉盤槍)、納甘步槍(俗稱“水連珠”)、DP輕機槍等。這些槍支基本上是蘇軍二戰期間使用的制式武器,二戰結束后逐漸退出蘇軍裝備序列。不過,迫于中美兩國政府外交上的壓力,蘇軍支援的蘇式武器數量十分有限,且對蘇式武器的裝備使用在一段時間里也受到嚴格限制。1947年13日,關東公安總局局長周光發布命令稱:“為嚴防國際影響與外交關系,各部所有之蘇式沖鋒槍與手槍等,統限于十一月十五日前交總局”,集中封存,停止使用。


病毒肆虐,請大家減少外出,出門一定記得戴口罩



(本文發表于《輕兵器》2016年第1期(上),公眾號文章有刪改)



編輯:魏開功 李昊 尚依然

校對:魏開功 劉蘭芳

輕兵器官方微博:@輕兵器

輕兵器頭條號:輕兵器

輕兵器快手號:QBQ_208


珍貴史料:老槍承載歷史——大連警用老槍追尋(一)

圖文簡介

本文作者陳傳生老師從警40余年,并參與大連警察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曾出版《大連警用老槍》一書,對大連警用槍的歷史資料有著深厚的考證與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