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世界上已經(jīng)被證明了的四大超級學習法,掌握一個,就從能學渣秒變學霸。
第一個:費曼學習法
如果世界上真有天才的話,這個天才就可能是費曼。
他13歲學會微積分,24加入曼哈頓計劃。三十歲就已經(jīng)是世界物理的領(lǐng)頭羊。
他同時還是一個超級教育家,擅長把非常復雜的東西說得特別簡單,他還發(fā)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
他這個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把學生變成老師。
在學一門知識的時候,要以老師備課的態(tài)度去學習,把這門知識進行結(jié)構(gòu)化解析,解析完了,然后講給一個完全不懂的人聽。
如果這個不懂的人也聽明白了你講的,這說明你已經(jīng)掌握了這門知識。
如果他聽不懂,那你需要回去再重新做教案,直到能夠讓完全不懂的也懂為止。
他的學習方法分為四個步驟:
1.確定目標。
2.模擬教學。
3.重復回顧。
4.概念簡化。
1. 確定學習的目標。確定需要掌握什么東西,需要那些資料。
2.模擬教學。這是費曼學習的核心。為什么這個方法有效呢?因為我們的學習中,最常接觸的是聽老師講課,自己閱讀。這些都是被動接收信息,其效果并不高,往往只有百分之三十。
而實踐則是主動學習,吸引在百分之五十。最高的是教授,它的效率達到百分之九十。
3.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再回來重新檢索自己的教授方法。直到對方能夠聽懂。
4.嘗試用更簡單的方法去講授,這讓知識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煉。
家長可以多讓孩子試試這個方法,比如多請教孩子某些問題,讓孩子當老師。而不是自己當老師去給孩子輔導。而是提出問題,允許孩子去查資料,然后讓孩子來講給自己聽。
2、SQ3R 閱讀法
SQ3R由五個單詞組成:Survey(瀏覽),Question(提問),Read(閱讀),Recite(復述),Review(復習)
這個方法合適于深度閱讀或者自學某本書。
在讀這本書前,先大致瀏覽一下,從目錄看起是個好方法。
第二步,在瀏覽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等于給自己出一些題。
第三步,帶著問題閱讀,這是效率最高的閱讀。
其實我們的孩子在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就是先看題目,然后再去閱讀,而不是閱讀后才去看題目。
第四,復述,把這本書進行一個簡要的復述,能夠讓人能聽懂。
第五,復習。
3、西蒙學習法
這是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西蒙教授提出來的。他曾經(jīng)表示:“對于一個有一定基礎(chǔ)的人來說,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 6 個月內(nèi)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門學問。”
這個速度太驚人了,怎么做到呢?
就是集中火力狂攻一點。西蒙認為一門學問大概有五萬個信息塊,一個人大概記一個信息塊需要一分半鐘,所以五萬塊大概需要一千個小時,一星期學四十個小時,六個月就可以搞掂。
但要注意的是,這六個月必須全神投入這一門學習。我們現(xiàn)在學校的學習其實是分散的,同時要學好多門,這樣造成沒辦法主攻一門。
當然,孩子不必要六個月全投入,可以拿一個月來試試。
大家可以利用這段孩子在家時間比較空余的時間,讓孩子試一下,比如挑戰(zhàn)一個月背三百首古詩,當然,背的方法可以采用費曼學習法。
4.思維導圖學習法
這是英國人托尼·博贊發(fā)明的,托尼·博贊被稱為大腦廣告,是世界記憶錦標賽和世界快速閱讀錦標賽創(chuàng)始人,專門幫人提高記憶力,他曾經(jīng)幫助英國查爾斯王子提高記憶力,被稱為記憶力之父。
他發(fā)明的一種思維導圖法,就是用圖形來幫助記憶。
思維導圖也不難學,它是四個要素,二個思維方式。
四個要素之一是關(guān)鍵詞,就是把一段話的關(guān)鍵詞提出來。通常是名詞。
要素二是邏輯分層。就是把關(guān)鍵詞按一定的邏輯進行分層。
要素三是圖形,要素四是顏色。為什么要用圖形跟顏色呢?
因為圖形跟顏色是右腦控制,關(guān)鍵詞跟邏輯關(guān)系是左腦控制,用這四樣東西,可以左右腦同時記憶,所以效果好。
二個思維方式一個是發(fā)散思維,一個是垂直思維,發(fā)散思維是從一個東西出發(fā),聯(lián)想很多東西,垂直出發(fā),是從一個東西出發(fā),能夠想得很深入。
蔣柳,文史作家,歷史自媒體“腦洞歷史觀”主筆,頭條學院講師,國學文化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倡導打開腦洞看歷史。著有《讀懂春秋,就懂了當下》《諸王的游戲》《隋唐不演義》《唐末刀鋒匯》等。其自媒體“腦洞歷史觀”,擁有百萬訂閱,閱讀達二十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