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的特點及流行情況
1.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人群普遍易感。
2.新生兒由于免疫功能不成熟,且存在特殊母親垂直傳播的可能,所以也成為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3.目前已發現有孕產婦感染2019新冠病毒的案例,兒童最小的是3個月,新生兒未見報道,但是切不可掉以輕心。
新生兒冠狀病毒的感染途徑
1.密切接觸者傳播
2.飛沫傳播(照護者、家庭成員、來訪人員)
3.醫院獲得性感染及公共場所接觸到的感染源
新生兒寶寶的防護策略
1.對有可能接觸到寶寶的人員進行嚴格控制,謝絕外來人員的訪視。(包括來自外地的親戚)
2.對所有照護寶寶的人員要監測體溫(即使沒有任何癥狀也需定期體溫監測)
3.對14天內有接觸過疫區的人員或到過疫區的照護人員不能承擔照護任務
哪些新生兒需要排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① 產婦確診或高度疑似感染者;
② 孕產婦密切接觸家人確診或高度疑似感染者;
③ 新生兒出生后家庭照護人員有確診和高度疑似感染者
如果寶寶在分娩前14天或生后28天以內,母親有2019-nCoV感染史或接觸到有感染病史的照護者就屬于疑似病例,需轉至定點醫療機構的新生兒科進行隔離觀察2周,并進行核酸檢測確定。
注意事項(一)
母乳喂養者應注意勤洗手、注意局部衛生。但是疑似產婦及未痊愈的確診產婦不建議母乳喂養。
注意事項(二)
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干凈整潔,有條件的可以每日用75%酒精消毒擦拭物體表面一次,家長常用的手機及孩子的玩具也要注意清潔消毒。
家長應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的公共場所,外出要規范佩戴口罩,從室外進門后立即更換衣服、鞋子正確,處理口罩及清潔手部及面部后再接觸孩子。
注意事項(三)
每日進行2次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30分鐘到1小時。
接觸寶寶前要正確洗手,同時要做好家庭環境的清潔消毒。
密切接觸者不親吻孩子,不對著孩子呼氣或喘氣,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口鼻。
對寶寶的觀察要
1.每日進行2次體溫監測,一旦發現有發熱現象需及時到醫院就診確定發熱原因。
2.觀察寶寶吃奶情況,如果發現寶寶奶量明顯減少,也提示有感染的可能。
3.需要觀察寶寶的呼吸情況與精神狀態反應,如果寶寶有呼吸困難或精神狀態反應差,說明病情較重了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做好基礎護理,減少各類疾病的發生
1.房間通風后注意保暖,也不要過度包裹
2.要做好皮膚護理,保持床單干燥,濕后及時更換
3.喂奶后可用生理鹽水進行口腔護理
記住了,新生兒防護要點是?
1.密切接觸者的選擇與防護
2.居家環境要通風
3.學會正確洗手與戴口罩
4.學會識別寶寶的異常表現,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