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晴,陽光明媚,大街上仍然沒有行人。

正式進入漢口醫院上班的第一天,早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想了最糟糕的后果和最惡劣的環境,但去到現場才發現,現實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惡劣。

雖然補液很多,穿著防護服很妨礙行動,戴著N95壓著鼻梁、耳朵痛,但這種現象在接瓶、執行操作時會完全消失,或許這就是這份職業的神圣性吧。

早晨六點三十分起床,收拾好頭發,備好手術衣、工作鞋,噴完消毒水,配好回來用的消毒液后就急忙出門。

七點從酒店出發。到醫院后,每個人都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穿好防護服,確認完整就進病區交班。

大家很團結,隊內迅速分組分工執行治療。今天我的工作是執行補液,進行留針穿刺工作。雖然條件艱苦,但不能浮躁,必須嚴格執行核對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

我和外院一個師兄同組,一路下來打了十幾個留針。第一個穿刺確實有點害怕,畢竟戴了護目鏡,而且起了霧,視線很模糊,加上衣服和三層手套很影響操作,關鍵消毒水的顏色還特別深,感觸不到血管條件,完全靠經驗在操作。順利打完一個很成功,也給足自己信心,血管條件差的也能打進去。

第一天上班就被陌生面孔肯定,就像以前在科室,被常回來化療的病人指定穿刺一樣。這對所有醫護人員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表揚,讓我忘記被防護服悶得一身汗,壓痛感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即使張口呼吸也不難受了。

這種被需要被感謝,就是我們來這里支援的最大動力。我很感恩每一位老師,讓我擁有這一身技術并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

平時易躁的自己,這時似乎格外平靜。獨自一人,用了一個半小時,在配劑室撕了將近200個丙球瓶子的掛瓶貼。每瓶都用棉簽頭一點點小心翼翼地撕開,方便大伙直接拿出去掛補液。雖然手腕被皮筋捆得很痛,但很慶幸自己都堅持下來了。

下班后,最關鍵的時刻是脫防護服。這個環節不能所有人一起,只能兩個兩個脫,因為人多了很容易造成感染。整個過程不能快只能慢,要花將近兩個小時。之前練習時說穿脫要兩個小時,不敢信,現在經歷了,真的就相信了。

丟了那一身白衣出門,自己真的就是個普通人,也會痛,鼻子、耳朵被壓得紅彤彤的,手腕也勒得紅紅的。但涼風一吹,每個細胞似乎都能呼吸,痛并快樂的情緒交織在一起。

回到酒店已經3點了,整個團隊都還沒吃飯。在門口接受各種消毒水洗禮后,回房間沖涼也得花上半個小時,全身從上到下認真洗完后才能吃上飯。大伙都在說,早中晚飯一起解決了。總之,累得很有趣。

我覺得,使我堅定下去的信心,是這些病人都非常需要我們救治。我們得抱著非常樂觀的心態去治療、去護理、去安慰他們,給他們足夠的信心,讓他們相信還有人在支持著他們,輔助護理他們的生活。

其實我是一個膽小的人,面對病毒我也曾恐懼過,但那是作為普通人的想法。對黨員和醫護人員來說,疫情如火,人命關天,護佑生命,義不容辭。此時我不上誰上!

很慶幸能夠成為醫療隊一員,讓我兌現入黨時誓言,還有步入醫學學府時的宣誓。我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作者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戰疫日記:被病人需要是最好的表揚

圖文簡介

面對病毒我也曾恐懼過,但那是作為普通人的想法。對黨員和醫護人員來說,疫情如火,人命關天,護佑生命,義不容辭。此時我不上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