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疫情結束后,你最想吃的東西是什么?相信問起這個問題,火鍋一定排在大多數人心中的前幾位。

然而,在肉身不能出門吃火鍋的日子,一部陳曉卿團隊出品的新作《沸騰吧火鍋》美食紀錄片橫空出世,帶大家一起云吃火鍋。

沒錯,就是那個《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的總導演陳曉卿,這次來為這部火鍋紀錄片做監制。


目前紀錄片更新到第二集,打開視頻就是一片被饞哭了的彈幕:


甚至還有人對此片瘋狂埋怨:


但人類的本質就是真香,埋怨歸埋怨,還是有很多人一起蹲在這部紀錄片下希望解解眼饞。


開局第一鍋,就送來了火遍全國的廣東潮汕火鍋。


能作為鮮味火鍋的代表,潮汕火鍋主要是勝在「講究」。


首先,正宗的潮汕火鍋都是一樓賣牛肉,二樓吃火鍋,一會下鍋的食材通通擺在食客的眼前。



其次牛肉的選擇也很重要,首選的就是云貴山區兩到三歲的黃牛。

同時,因為一頭牛在屠宰四個小時后,肉會開始排酸影響口感,所以要在四小時內完成分解并且下鍋,才能稱得上足夠新鮮。

而在分解過程中,潮汕人會將一份牛肉細分成十幾個不同的部位,每一個部位都有著各自迥異的口感。

比如五花趾,由肌肉和少量脂肪組成,吃起來很有嚼勁:

匙仁,肉中穿插著細筋,脂肪含量高,每吃一口都能感覺到滿滿的肉香:

還有潮汕火鍋中最特殊的食材,胸口撈,簡單來說就是一塊油,但在火鍋中翻騰一陣,卻能變成比較脆的口感。

除此之外,一頭五六百斤重的牛,能夠用來涮火鍋的部位不會超過三分之一,但剩下的肉潮汕人也沒浪費,而是做成了另一爆品:牛肉丸。

一顆好吃的牛肉丸,關鍵就是敲它。

千錘百煉用在這里再合適不過,下面這個人就手持三斤重的錘刀,在四十分鐘內不間斷敲打面前這堆肉三千多次。

敲打過程中撒點鹽,再將肉糜放入冰水中攪拌進一步增加肉丸的彈性。之后放到溫水里定型,就萬事俱備,只等下鍋了。

一份完整的潮汕火鍋,除了講究的牛肉,和幾經敲打的牛肉丸,還需要蘸上特制的沙茶醬,在食物入口前注入最后一股靈魂。

咸鮮混雜著甜辣,我還能說什么,已經饞到舔屏了…

如果說潮汕火鍋是鮮味擔當,那重慶火鍋一定算得上辣味擔當了。

不同于潮汕的清湯,重慶火鍋的湯底簡直就是一片紅色的辣椒海洋。

這片辣椒海洋也不是虛有其表,其中的主材料就是一種名叫石柱紅的辣椒,辣度可以達到4.5萬史高維爾,相當于需要喝4.5萬倍的水才能完全稀釋辣味。

這種辣椒經過不斷的翻炒,再配合各家火鍋店的秘密配方,雖然隔著屏幕聞不到香味,但光看著就已經令我開始咽口水。

而除了火鍋底料,重慶火鍋最大的特點就要屬九宮格了。

九宮格就好像一張美食地圖,分為十字格區域,中心格區域和四字格區域。

需要長時間涮煮的牛肉、肥腸等食材,放在溫度稍低的十字格區域,這里能夠確保食材被均勻的煮熟。

腦花則是被安排在四字格區域,這里水溫最低,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煮沸才能和火鍋底料融為一體。

而九宮格的C位中心格區域,則是留給毛肚、鴨腸這些涮不能超過20秒的脆爽食材。

想象一下這樣的畫面,夾起一根鴨腸放進火鍋中,心中默數十幾個數,再吃進嘴里。

咕咕咕,這是一只什么鳥?哦,原來是我的胃在叫…


除了潮汕牛肉火鍋和重慶火鍋這兩種萬人迷級的大眾鍋,預告里還出現了海南糟粕醋火鍋這樣的冷門鍋。

以及東北的著名硬菜,豬肉酸菜火鍋:

當然,這部記錄片中關于火鍋的情節還遠不止這些。


我還很期待出現像北京銅鍋涮肉、云南野山菌火鍋、貴州牛癟火鍋,和四川高縣土火鍋這些火鍋的身影。



沸騰的火鍋和圍坐在火鍋旁的人,組成了我們生活中最重要、最不能忽視的美食種類,每一集都是一鍋火鍋,每一集也都濃縮成兩個字:想吃。


在疫情結束前,我準備就靠這部紀錄片過過眼癮了。

長按識別掃描二維碼,

關注「狂丸科學」滿足你對世界的好奇心

火鍋為什么是全國人民最想念的美食?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懂了

圖文簡介

等疫情結束后,你最想吃的東西是什么?相信問起這個問題,火鍋一定排在大多數人心中的前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