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2020年沒有一天是讓我省心的,新型冠狀病毒讓我們苦不堪言的同時,這兩天「蝗災」又鬧上了熱門話題。


大致情況狂丸昨天有介紹過,在非洲不斷摧毀莊稼的沙漠蝗蟲如今飛躍紅海,越過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地,蔓延至我國附近的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有可能危及我們。

而且因為氣候等關系,它們不斷繁衍,當地防治工作進展的并不順利,2020,我真是怕了。


但就算這樣,網友總能在生活的夾縫中找到點有趣的東西。
就在大家對隔壁蝗災憂心忡忡的時候,一部央視欄目《科技苑》在2014年播出的短片被翻了出來,它介紹了中國人在草原防治蝗災方面的奇思妙想,看得我緩解了不少壓力。

而這期短片名字就是:《牧 雞 治 蝗》。


沒錯,意思就是讓人類的好朋友,「雞」,肩負起防治蝗災的工作,網友看了很激動:


但雞聽了估計想打人:

我供蛋,我供肉,最后還要當「工具雞」?


所以,這招「牧雞治蝗」到底怎么用,直接給鬧災的地方空投小雞?

顯然沒那么簡單,所謂「牧雞」和牧牛羊差不多,但過程有點像是把雞們訓練成一支滅蝗軍隊的意思。


首先第一步,自然是要選「雞」。
并不是所有的雞都適合在草原與蝗蟲戰斗,很多雞跑的慢,體格弱,又不好斗,在捕殺蝗蟲方面并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節目中介紹的「華北柴雞」則不同,它們行走矯健,跑的快身體強壯,對于滅蝗極為合適。


選好了戰士,還要注意戰斗時機。
小雞肯定不能直接投放到草原當中的,據節目介紹,雞出殼后,每過一天算作一日齡。雞在60日齡前,身體都是弱小的,根本無法適應野外環境,所以前期還是需要定點養殖,直到60日齡才會投放進入草地馴養,開始熟悉野外環境。


到了75日齡左右的時候,雞已經熟悉野外環境,可以開始進行新一輪的訓練。
新的訓練是為了增加它們的活動范圍,通常一個「小雞軍團」的成員大概在500到1000只左右,以日常居住點為中心,它們的活動范圍半徑一般為500米。
而通過馴養,雞的活動范圍可以擴大至周邊多個地區,這些區域中,哪里蝗蟲多,掃「蝗」大隊就會奔赴到哪里,讓活動范圍翻倍。


但問題是,怎么讓雞聽話,乖乖跟著人類走?

答案是通過特殊的口哨聲,小雞們會跟著哨聲行動,每次行動都是先聽到一聲哨響,然后立刻向著聲音的源頭聚攏。


訓練方式其實是通過飲食形成記憶,例如在雞小時候,喂它飼料的同時就進行吹哨,在雞長大后,聽到哨聲就會跟著人走。

當然這種方式對哨聲也有要求,需要保持固定的頻率與時長,否則雞很難識別。


講真, 一聲「全軍出雞」,小雞像是脫韁的野狗一樣向著你奔來,真的很有氣勢:


小雞們在90日齡的時候,基本已經鍛煉的不錯了,可以開始全身心治理蝗蟲。


這種牧雞治蝗的方式其實對牧草的高度也有要求,比如40厘米以下才有效,25厘米以下最佳。

蝗蟲出生后的14天-21天是最佳的出擊時間,因為它的翅膀未成形,吃的少,骨骼脆弱,容易被捕獲。


一只優秀的牧雞,一天能夠吃掉70多只蝗蟲。


同時雞不是真的要在草原上「散養」,事實上它們會被安排好作息時間,及時補充水分、飼料,晴天會選擇早晚涼爽的時候工作,避免過長時間被陽光暴曬導致生病。

嗯,越說越有打卡上班內味兒了。


另外每隔3到5天雞群還要進行「轉場」,也就是更換駐扎場地,這樣可以不斷成倍數擴大治蝗范圍。

有趣的是,當放牧員收拾好行李,拖著車開始行動后,雞群會跟在后面,一起轉移。


據介紹,牧雞治蝗的效果還是不錯的,2012年國內10個省、自治區采用這樣策略,出動了300萬只雞對1400多萬畝草原蝗蟲進行了治理,減少了經濟損失近1.27億元。
當然,牧雞治蝗也只是眾多防治策略之一,起到的也是預防災害的作用,為的是在蝗災爆發之前,通過監控與策略將它撲滅于初期。


所以面對這次非洲蝗災,有網友調侃的臨時建養雞場,靠國人吃貨屬性,顯然都是是在玩梗了,科學防控,謹慎觀察,不盲目樂觀、早做準備才是關鍵。

畢竟雖然幾率很小,但沙漠蝗蟲從中南半島繞道進入我國云南地區也不是沒有可能,另外今年云南地區還要預防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的爆發,所以形式感覺并沒有很樂觀。


看到這里,我已經感覺自己增加了不少社會「閱歷」,但隨著瞄到了一眼網友評論,才突然發現,故事后面可能還有轉折——這雞好吃么?


而記錄片中還真有介紹。
等到小雞們150日齡,一輪治蝗已經可以算作結束,此時也進入9月。節目中評價它們:身體健康,肉質緊實,是優質的綠色產品。

養殖戶既可以長期飼養下蛋,也可以賣掉它們,約等于,它們會進鍋...


講道理,小雞為我們付出了這么多,就換回來含淚再添兩碗飯,加上一句謝謝真好吃,你們怎么忍心,這個結局也有點過于真實了...

但更慘的是下面這個節目中的珍珠雞。
在網友截取的這段視頻中,珍珠雞在戰勝一地區的蝗蟲后,要隨著養殖戶轉移,它們雄赳赳氣昂昂,追隨者人類的腳步前往下一個「戰場」:


然而視頻的結局令人意外,雖然沒有換臺,但下一幕從農業養殖直奔舌尖上的中國:


看到這里,大家心痛的「淚」水在嘴角邊瘋狂打轉......

(文中圖片素材均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長按識別掃描二維碼,

關注「狂丸科學」滿足你對世界的好奇心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sert_locust#2019–20_East_Africa_infestation

https://www.dw.com/en/pakistan-declares-national-emergency-over-locust-swarms/a-52224762

http://robinwestenra.blogspot.com/2020/02/locust-swarm-reaches-china.html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2/somalia-unprecedented-effort-kill-massive-locust-swarms-biocontrol

https://a-z-animals.com/animals/grasshopper/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science/2020/02/locust-plague-climate-science-east-africa/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51501832

https://www.express.co.uk/news/world/1237951/Plague-of-locusts-national-emergency-Pakistan-india-crop-latest

https://www.farmersweekly.co.za/agri-news/world/india-reports-crop-damage-as-locust-plague-spreads-to-asia/

https://time.com/5784323/un-locust-east-africa/

https://baike.baidu.com/item/沙漠蝗蟲/24351493?fr=aladdin


沒想到蝗災在中國還能用雞治理,網友:雞確實太美

圖文簡介

到目前為止,2020年沒有一天是讓我省心的,新型冠狀病毒讓我們苦不堪言的同時,這兩天「蝗災」又鬧上了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