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想安心吃頓飯實在是太難了。

不論是買菜自己下廚,還是點外賣,都不可避免要走出家門,看看外面的世界…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

所以,到底如何防疫才能讓自己安全吃上飯?

首先但凡出門,口罩是肯定不能忘的。如果是出去買菜,盡量減少與人接觸,排隊結賬可以搞起這種北歐式排隊,與他人至少保持一米的距離。

畢竟特殊時期,距離產生的不只有美…

如果是出去取外賣,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推行無接觸配送,減少面對面接觸。

這也意味著再也不能人在家中坐,外賣自然來,而是需要走出家門去指定地點取餐。

保險起見可以隨身帶一些消毒液或戴上一次性手套去取,盡量不要用手直接觸碰。

買完菜取完外賣,到家門口也不能松懈。為了盡可能避免病毒來家里串門,可以選擇給家分區。

將剛進家門的小范圍區域當作隔離緩沖區,就是相當于一個家外的污染區和家內清潔區之間的準備區域。

圖片來源:北京和睦家醫院

這個區域可以放置簡易的衣架、專門丟棄口罩的垃圾桶以及手部消毒液。外出穿的衣服鞋子還有鑰匙等物品全部放在這里,帶回來的菜和外賣也需要在這個區域進行第一步消毒。

例如下面這位網友,就在家里成功分區:

圖片來源:liba@飄飄然然

并且還特意放置了一個屏風,將污染區和屋內清潔區進行物理阻隔:

圖片來源:liba@飄飄然然

當然,如果你的鞋底或衣服上真的沾染了什么臟東西也不用過分擔心,做好必要的消毒即可。

畢竟病毒沒有長腳,不會自己偷偷爬進清潔區的…

在隔離緩沖區經歷完一波消毒洗禮之后,預防措施還不算完。

帶回來的蔬果需要再用洗潔精認真清洗,不給病毒留有任何機會。

肉類則最好開緩流慢慢洗,如果水流過大導致水花噴濺,生肉的細菌就可能被帶到廚房各處。

雖然病毒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等方式污染到食材上的幾率很低,但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同時,非常時期自己做飯盡量不要生吃,蔬菜、肉類應炒熟再吃,水果也盡量削皮。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員馮錄召博士曾表示,病毒在溫度56℃狀態下30分鐘就能被殺死,而炒菜等溫度能達到100℃甚至更高。

和自己做飯同理,外賣也是最好點熱的,如果點的是冷食也要徹底用微波爐等工具加熱后食用。

冰奶茶、壽司、生魚片你們等等,疫情結束我們再好好聚一下。

這樣一頓操作安全吃完飯之后,下一步你懂的,該上廁所了。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院傳染病科主任醫師肖永紅接受采訪中曾表示,雖然新冠病毒是否能通過下水道傳播目前尚無定論,但對于一些下水道密閉性不嚴格的小區而言,還是值得警惕的。

比如平時把馬桶蓋蓋上,上完廁所記得蓋好馬桶蓋再沖水。

每天擦拭一到兩次馬桶圈,以及馬桶外側可能接觸到人體的部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雖然這些防護手段看似繁瑣,但為了健康盡自己所能去預防總不會有錯。

只能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因為我真的就想簡簡單單吃頓飯而已。

長按識別掃描二維碼,

關注「狂丸科學」滿足你對世界的好奇心

疫情期間安全吃飯指南:我太難了

圖文簡介

疫情期間,想安心吃頓飯實在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