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傳染病帶來的安全問題,今年的情人節我們除了宅在家里吃喝網購,沒有什么事情可干。那些被我們送進購物車,送上蒸鍋的倒霉動物,在“浪漫”這方面,可能還要超過被禁足的我們。

美洲螯龍蝦:有“內味兒”的戀愛

美洲螯龍蝦(Homarus americanus)是世界上最重的甲殼類,經常以“波士頓龍蝦”的名稱出現在生鮮店。他們的親密關系很有“內味兒”——雌雄龍蝦主要通過“呲”尿交流。美洲螯龍蝦儲存尿的器官位于頭部,眼睛下放有兩個水槍一樣的儲液囊,不論公母都能把尿液噴射出去,射程達到身長的七倍。


公龍蝦通過打架競爭地位高低,打贏的和打輸的龍蝦,尿液中的氣味分子有所不同,母龍蝦更偏愛勝利者尿的氣味。不過單單“猛男”尿味的存在,并不足以使她心動,必須要公龍蝦同時在場才行。

母龍蝦交配前要先蛻殼,此時她的身體非常軟弱,而公龍蝦性格兇暴,又有生猛的大鉗子,她絕不能惹火了他。找到猛男藏身的洞穴之后,她不是直接闖入,而是先往里面“呲”尿,讓公龍蝦感知她的氣味。

經過若干次“撩撥”之后,公龍蝦習慣了母龍蝦,允許她進入他的家。這時他也會釋放尿液,與她進行氣味交流。公母龍蝦的尿液混合以后流出洞外,其他母龍蝦聞到氣味,就知道這位猛男“名花有主”了,知趣地離開。


同居一段時間之后,母龍蝦才會蛻殼開始交配。蛻殼母龍蝦的氣味,對公龍蝦具有極大的誘惑。漁民捕龍蝦的籠子,如果捕到了剛蛻殼的母龍蝦,公龍蝦甚至會前赴后繼地跑進牢籠。

雪蟹:霸道又薄情

在日本有“松葉蟹”之美譽的灰眼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公雪蟹表達愛情的方法如同霸道總裁。

公雪蟹比母雪蟹體型大得多。1982年,在紐芬蘭邦內灣(Bonne Bay)觀察到的性成熟灰眼雪蟹,公雪蟹背甲的平均寬度是11.8厘米,母雪蟹只有8厘米。


在邦內灣,從四月末開始,灰眼雪蟹逐漸來到淺水里,公雪蟹鐘情于“單身媽媽”——腹部帶著幼體的母雪蟹。他用鉗子和前面的腿抓住母雪蟹,控制住她,有時還把她舉高高。雖然外表有些嚇人,但他還是很溫柔的,會保護她免遭捕食者攻擊,還會找吃的喂她。這段親密關系大約持續三周。

三周的等待之后,母雪蟹搧動腹部的甲殼,將幼體釋放出去。這時公雪蟹還會擔當“助產”的職責——舉起她來回晃,加速幼體的分離。完成“分娩”之后,母雪蟹蛻皮,與公雪蟹“成親”。一旦完成授精,公雪蟹就像變了一只蟹一樣,掉頭而去,母雪蟹對他再也沒有魅力了。


灰眼雪蟹的親戚紅眼雪蟹(C. bairdi)更為大膽開放。1991年,在美國科迪亞克附近,人們曾觀察到一場盛大的“派對”:大群紅眼雪蟹聚集在一起,或接踵摩肩鋪成“蟹毯”,或疊羅漢堆成“蟹山”,最高的“蟹山”有10層,一米高。這里的螃蟹總數估計有十萬多只

參與“派對”的絕大多數是母雪蟹,沒有蛻殼,身上帶著幼體,說明她們尚未找到公雪蟹。集群可以防御捕食者,也可以提高她們散發的信息素濃度,吸引公雪蟹前來。 

小丑蝦:情有獨鐘

小丑蝦(Hymenocera picta)引人注意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好看。他們全身布滿亮藍色斑點和肉色光暈,自帶過渡效果,十分華麗。他們還可以捕食棘冠海星,過多的棘冠海星對珊瑚礁的危害很大,所以人們希望用小丑蝦來進行生物防治


小丑蝦極其專一。每只公蝦都守著一個的母蝦,他們住在同一條石縫中,母蝦去哪里,他跟到哪里。他可以認出自己的“媳婦”,偏愛“媳婦”而不是陌生的母蝦。如果把母蝦拿走,他會急急忙忙地到處尋找。 

但是,公小丑蝦的殷勤,并沒有給母蝦帶來什么好處。夫妻不相互保護,也不會合作捕食,公蝦也不幫母蝦帶娃。公蝦如此深情,完全是為了保障自己繁衍后代的機會。母蝦每18~20天交配一次,像螃蟹和龍蝦一樣,交配前會蛻皮。母蝦每次蛻皮后,只有3~5小時的時間可以交配,而且只能交配一次。之后母蝦會產下1000粒左右的卵。


對于公蝦而言,守在母蝦身旁的意義,就是20天一次的做父親機會。到處亂跑有被捕食的風險,而且小丑蝦不喜歡陌生的環境,從一而終是穩妥的策略。做母蝦的“跟屁蟲”,就跟雪蟹抱著老婆一樣,是在付出時間成本,等待她可以交配的機會。

如《小王子》所說,是你在玫瑰上所用的時間,讓你的玫瑰如此特別。   

藍蟹:生女猶得嫁比鄰?

美味優游蟹(Callinectes sapidus)俗稱藍蟹,是美國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的著名海鮮。母藍蟹一生只交配一次,而公藍蟹可以讓多個母藍蟹受精,所以為了維持藍蟹的繁殖,對捕撈母藍蟹的管控更加嚴格。抓走的藍蟹大多是“壯丁”——大個兒的公藍蟹


不過,“抓壯丁”又帶來了新問題。公藍蟹個兒越大,在求偶中越占優,他能打跑小個兒獨霸母藍蟹,而且大個兒產生的精子比小個兒多。大個兒被吃掉之后,精子較少的小個兒獲得了“逆襲”的機會

另外,人類的捕捉造成藍蟹的男女比例不平衡,小個兒的公藍蟹有機會跟許多母藍蟹交配,對公藍蟹而言似乎是一件幸事。但交配過多,會“掏空”小個兒本來就不大的精子儲量。母藍蟹的產卵量取決于她得到的精子量,只能與“精疲力盡”的小個兒交配,她們會面臨精子不足的危險,結果就是下一代藍蟹越來越少。


更有甚者,公藍蟹會根據競爭的激烈程度,來調整精子量,“情敵”越多,精子越多。公藍蟹減少,競爭會更少,讓精子缺乏的局面雪上加霜。 

動物的“那檔子事”,不僅僅是我們茶余飯后拿來八卦的話題,也是自然生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而生態環境的健康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母藍蟹的“不滿足”,就是這一巨大問題的一個縮影。 


本文是物種日歷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歷編輯@紅色皇后。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GuokrPac@guokr.com


說到戀愛,鍋里的海鮮都比你懂

圖文簡介

由于傳染病帶來的安全問題,今年的情人節我們除了宅在家里吃喝網購,沒有什么事情可干。那些被我們送進購物車,送上蒸鍋的倒霉動物,在“浪漫”這方面,可能還要超過被禁足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