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助員手中即將被放飛的黃胸鹀。圖片:鳥人宇哥
這只小黃鳥叫黃胸鹀[wú],之所以能吸引諸多的目光,和這個物種近年來悲慘的境遇有關。請聽我慢慢道來。
本是普通的小鳥
黃胸鹀(Emberiza aureola)隸屬于雀形目鹀科鹀屬,是眾多叫“鹀”的小鳥中的一員。不熟悉鳥類的朋友可能會把它誤認成“小麻雀”,實際上黃胸鹀要比我們熟知的麻雀大一些,體長約15厘米。
繁殖期雄鳥的羽色會變得非常鮮亮,頭部與背部呈栗色,翼角有白色橫紋,最明顯的特征是胸前栗色橫紋上部會出現黃色的領環,而胸腹部也呈現亮黃色,“黃胸”因此而得名。黃胸鹀雌鳥就沒這么艷麗了,頭與背部呈現一種很多小鳥身上都會出現的暗淡沙色,胸腹部呈現黃色,翼上橫紋隱約可見。
雖然和麻雀親緣關系不近,但黃胸鹀有一點確實和麻雀相似,它也(曾)是歐亞大陸種群數量甚多,分布范圍甚廣的鳥類。
黃胸鹀傳統的繁殖區域十分廣闊,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芬蘭,到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太平洋沿岸乃至日本,都有它們的身影,分布面積可達1500萬平方公里。它的越冬區域包括中國最南端的幾個省區、中南半島諸國以及喜馬拉雅山南麓各處,可見在繁殖地與越冬地之間,幾乎隔著整個中國。
黃胸鹀的種群數量曾經非常之大,有人估算數量可達幾百萬乃至更多。在春秋的遷徙季節,它們會集結成幾千只的大群,在繁殖地與越冬地之間往返。因為不喜歡高海拔的山地環境,絕大部分黃胸鹀在遷徙過程中,都要通過中國中部和東部的平原地帶,取道廣西、廣東、福建、香港等地區,到達越冬地。
令人嘆息的“五級跳”
黃胸鹀喜歡吃稻、麥、粟、高粱等糧食作物,另外也吃一些雜草的種子。有針對其食性的研究表明,黃胸鹀的食物中,糧食作物占了近70%,其他近30%由雜草種子、昆蟲等組成。
因為喜食稻谷,又途經中國大片的糧食產區,所以人們一度認為,這種數量龐大的小鳥對糧食生產造成了一定損失。尤其是幾十年前關于黃胸鹀的資料,會不時出現“危害糧食”、“農業害鳥”等說法,甚至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資料中,還有專門教人如何捕捉和除害的方法。鑒于上世紀中葉國家與國民對生態的認知,以及農業生產與經濟基礎等客觀條件,產生這樣的現象自然有它的歷史局限性。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并且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時候,黃胸鹀的命運卻急轉直下。有研究指出,自1980年以來,黃胸鹀的種群數量驟降了95%,它那曾經廣袤的繁殖區域,東西跨度已經萎縮了約5000公里,它們在東歐、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和日本,已經變得難覓蹤影。
進入21世紀之后的短短17年,黃胸鹀在IUCN紅色名錄中實現令人嘆息的五級跳,從毫無生存威脅的“無危”一路飆升到現在的“極危”,一只腳已經邁進了滅絕之門。這絕非聳人聽聞,而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是什么將一種曾經遍布各地的小鳥逼上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在這里不得不亮出黃胸鹀的另一個名字,一個也許你早已聽過或熟知的名字——禾花雀。
人的口腹之欲,它的滅頂之災
黃胸鹀的俗稱是禾花雀,作為一種中國民間的野味由來已久,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及周邊地區。前文已經提到,這一地區是黃胸鹀在遷徙過程中相對的聚集之地,曾經數量龐大的禾花雀如此集中地途經或落腳這里,是很容易被“一網打盡”的。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這一地區從街邊攤位到飯店菜肴,都能找到禾花雀這一食材。曾經的“佛山三水美食節”就以禾花雀為主要賣點,被捕殺的禾花雀數以十萬計,1997年這一“節日”被國家林業部發文叫停。禾花雀曾被稱為“東莞最著名的風味小吃”。甚至連1996年上映的香港電影《食神》,都有關于禾花雀菜肴的鏡頭。
當對于一種食物的需求,畸變成一種對面子的追捧和身份的象征,事情就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隨著被大量捕殺,禾花雀的數量劇減;由于數量減少與持續追捧,禾花雀在市場上的售價越來越高。
雖然2001年國家已全面禁食禾花雀,但有禁無止的現象依舊存在;到2013年,禾花雀的售價已經長到每只數十元,但價錢越昂貴,吃禾花雀的欲望反而越強烈,酒店為了追逐利益,仍然在暗中售賣禾花雀菜肴。
還有誰會受到牽連?
由于難度越來越大,現在捕鳥的魔爪已經開始暗中向北蔓延。從江南丘陵到浙江沿海,從天津濕地到北京周邊,都能找到針對遷徙林鳥的非法捕鳥網。
很多小型雀形目鳥類有在夜間結群遷徙的習性。不法分子于隱蔽處設網,不僅是黃胸鹀,所有落網的各種小鳥都難逃厄運;更有甚者,有些人會特意租地種植候鳥愛吃的某些草,吸引候鳥到來然后作案。鳥網夜置晨收,也給執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另外,在黃胸鹀難覓蹤跡的情況下,黑市出現了用其他小鳥來冒充黃胸鹀的現象,比如栗鹀(E. rutila),就因為與黃胸鹀長相相似(至少在不法分子眼中長相相似)而被混入黃胸鹀中,進行非法售賣與食用。
黃胸鹀會不會變成下一個旅鴿(Ectopistes migratorius)?在黃胸鹀岌岌可危的現在,還有多少其他鳥兒會重演它的悲劇?拯救黃胸鹀,希望現在開始行動還不晚;希望我目睹放飛的黃胸鹀,能夠平安地過完一生。
本文來自物種日歷作者@鳥人宇哥 。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