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動物,也是在幫助自己。
從疫情開始至今,寵物們一直處于風口浪尖,隔三差五就會蹦出來一條關于寵物的謠言,搞得寵物主人和自家寵物都心力憔悴,不知道如何是好。
更有不少人采取了非常極端的方法“處決”了這些曾經被稱為朋友和家庭一員的寵物,讓人揪心不已。
寵物貓被隨意丟棄在路邊
寵物狗被直接從高層扔出窗外摔死
圖自微博
疫情當前,寵物到底會不會傳染冠狀病毒,它們將會何去何從?今天,蝌蚪君就來一一解答。
蝙蝠作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往往會通過中間宿主將病毒傳染給人類。
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沈永義、肖立華等科研人員,通過聯合攻關,在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由于冠狀病毒可以感染哺乳動物,所以很多人擔心,自己家的寵物會不會像穿山甲一樣成為中間宿主,幫助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和傳播。
蝙蝠想將病毒傳染給其它哺乳類動物,通常是蝙蝠和動物有重疊的棲息空間,動物通過接觸帶病毒蝙蝠的糞便、分泌物,或者被蝙蝠污染過的食物繼而感染。城市里飼養的寵物幾乎很難有機會接觸到蝙蝠,所以完全不用擔心自己家的寵物通過蝙蝠被感染。
聽說貓狗本身就會攜帶冠狀病毒,會傳染人嗎?——并不會
貓和狗確實會感染并攜帶冠狀病毒,但此冠狀病毒非彼冠狀病毒。美國獸醫協會網站信息顯示,犬呼吸道冠狀病毒(CRCoV)和犬冠狀病毒(CCoV)會對犬類造成嚴重健康危害,而貓冠狀病毒(FCoV)會對貓造成健康影響。
可上述冠狀病毒僅限于狗傳狗和貓傳貓,甚至貓狗之間都不能互相傳染,就更不用說人了,至今都沒有出現過貓狗身上的冠狀病毒傳染人的案例。可見,目前說貓狗等寵物會感染或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李蘭娟院士雖然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表示要做好寵物的監控,但并不代表寵物就會傳播病毒。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前并沒有證據證明家養的貓狗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也沒有證據證明貓狗會攜帶新型冠狀病毒并傳染給人類。
圖自世界衛生組織微博
很多人擔心在遛狗的過程中,如果狗狗和病人接觸過,或者蹭到了被病人污染過的公共設施該怎么辦?不用太擔心,畢竟新型冠狀病毒在體外存活的時間有限,在毛發這一類物質存活的時間甚至要更短,只有一兩個小時。出門上牽繩戴嘴套,嚴格看管不與其他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流浪動物近距離接觸,不撿食不明食物,回家及時消毒的話,問題不大。
當然如果寵物和病人已經有過近距離的親密接觸,可以像隔離人一樣隔離寵物,養在單獨隔離的區域,負責喂食清理的人做好防護,比如戴口罩、戴手套、勤洗手。
此外,要做好寵物的免疫,畢竟寵物會傳播狂犬病、細菌、真菌和寄生蟲,對寵物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從防疫角度看,現階段大家確實應該避免接觸在外的流浪動物,不管是被遺棄的寵物還是野生動物。
作為原本就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原住民”,應該盡量遠離,避免接觸。
一來,我們沒辦法判斷這些野生動物是否攜帶病毒,在捕捉和驅逐的過程中勢必要和這些野生動物接觸,很有可能不小心感染病毒。
二來,這些野生動物本身就是生態體系的一分子,它們的存在本身并沒有錯,錯的是將它們獵殺并食用的人。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捕捉、不濫殺、不食用,盡量遠離,避免接觸。
居民區流竄的流浪貓狗,應該加以管制,驅逐或者清理。即便沒有疫情,這些被遺棄的流浪貓狗也會對居住環境和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流浪貓會獵殺鳥類、昆蟲和爬行動物,造成生態失衡,流浪狗本身就存在攜帶狂犬病毒的隱患,還有可能會襲擊、咬傷人。它們原本就不是生態環境的一分子,造成它們流浪的是我們人類本身。
目前,國際公認、最人道解決流浪貓狗問題的措施是抓捕、絕育、放歸。即對捕捉到的流浪貓狗進行免疫和驅蟲,在進行絕育手術后,將性情溫馴的個體放歸,對于具有攻擊性的個體進行收養甚至安樂死處理,并且鼓勵市民以領養代替購買。國內現階段想達到這個解決方法比較有難度,疫病之下采取極端手段也是出于無奈,但這種極端手段完全沒有必要延伸到豢養在家里的寵物。
太原某小區要求業主自行處理寵物
而無錫社區趁主人不備直接將寵物活埋
圖自微博
隨著寵物市場的蓬勃發展,被歸為寵物的種類也五花八門,非哺乳類動物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性非常的小,很多小區物業和民間組織往往也不具備無害化處理的條件和常識,很多就是簡單掩埋和隨意放生,帶來的后果可能會更嚴重,不如就讓它們做一個安靜的“寵物”。
圖自微博
值得讓人高興的是,武漢的志愿者行動了起來,幫助那些因為疫情無法返回武漢,卻有寵物留在家里的住戶,救助那些可能因斷水斷糧而死亡的寵物貓狗,讓這些毛孩子在疫情之下也能找到依靠。
圖自人民日報微博
參考文獻:
1. 陳憲平. 犬貓冠狀病毒防治的臨床研究[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 5(92):197.
2. 劉國信. 世界各國的動物福利立法[J]. 肉品衛生, 2005(0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