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的這些日子里,大家打開手機或者電視,看到最多的就是和新型冠狀病毒有關的消息。在家“宅”了這么久,身邊的一些親戚朋友或多或少會出現焦慮的情緒。有的網友為身為醫務人員的家人或在湖北地區的親戚朋友們擔心,導致自己情緒消沉;有的網友看到一些肺炎相關的癥狀就特別擔心,覺得自己好像也有類似的癥狀;還有的網友反復量體溫,反復洗手,日夜憂慮。面對這些情況,小編希望大家能夠在正確防護的基礎上調整心態、放松心情。本篇,就為小伙伴們講述航天員如何預防出現情緒焦慮等心理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分散注意力,緩解焦慮的心情。

熱愛航天的小伙伴們應該知道,航天員這個職業是一個危險系數很高的職業,在世界航天史上,由于各種故障導致航天員犧牲的情況并不少見。再者,航天員出征太空,即使忽略發射和返回時可能遇到的危險情況,在狹窄的載人航天器內,短則需要住幾天,長則可能要住幾百天,每時每刻,航天員們都有可能遭遇危險情況。因此,航天員這個職業是比較容易出現焦慮、緊張等心理問題的。為了最大程序上降低這種情況發生,在航天員選拔時就開始注意了。

在相對狹窄的載人航天器內工作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

在航天員選拔時,心理素質考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一般會通過調查、觀察、會談、測驗和模擬實驗等方法進行選拔。

調查法很好理解,就是調查了解申請人的生活、學習、社會關系等情況。不過與一般的調查不同的是,航天員選拔時的調查非常細致。細致到哪種程度呢?就是包括興趣愛好、特長、書信、日記等都是調查的參考材料。

觀察法也很好理解,就是在心理會談與測驗、航天環境耐力檢查、集體活動等場合對候選航天員進行觀察。觀察時,航天員微小的表情變化或下意識的動作都有可能決定航天員的選拔結果。

會談法就是通過聊天的方式了解候選人的信息。不過在看似“隨意”的交談中,心理學家就能了解了候選人的成就動機、合作意識、冒險意識、竟爭意識、反應能力等。

測驗法是心理學選拔方法中應用最廣泛的。采用合適的成熟量表和圖片投射測驗等方法,可以了解候選人的基本個性特征、心理品質與心理能力。

模擬實驗法是比較專業和有針對性的選拔方法,利用環境條件和設備,模擬航天飛行中的一些環境因素,對候選人進行測試,以了解其心理耐受性與適應性。這種方法往往與航天環境耐力檢查結合進行。

通過選拔的航天員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項目,如航天心理學基礎與心理健康教育,狹小環境中的隔絕訓練、協同配合和心理相容性訓練、放松訓練等。那么,是不是經過選拔與訓練的航天員在太空飛行中就不會出現焦慮等心理問題了呢?

正在進行協同配合和心理相容性訓練的航天員

答案是否定的。據有關調查顯示,在長期的太空飛行后期,由于長時間在太空環境中生活和工作,容易導致航天員心理狀況發生微妙的變化,嚴重時會引起航天員之間關系的緊張,進而影響航天任務的進行。1976年7月6日,聯盟21號飛船發射升空。就在任務即將結束之際,乘組人員要求提前返回地球。后來有心理學家指出,實際上導致這次任務提前結束的原因就是乘員之間發生了不明原因的人際關系問題。

聯盟21號飛船的兩名航天員

那么,在航天飛行中又是怎么預防航天員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的呢?

目前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飛行中定期讓航天員與家人通話,這樣可以幫助航天員緩解緊張情緒,并給予航天員心理及情感上的支持。此外,適當的娛樂項目也可以幫助航天員疏導不良情緒,在工作之余,航天員可以通過看電影、看電視節目、打牌、玩電子游戲等放松心情。有時候航天員還會自己設計一些娛樂項目,比如在國際空間站里有一項比較受歡迎的活動,從空間站的一頭跑到另外一頭,看誰跑得最快。

航天員們聚在團結號節點艙中看電影《火星人》

再有,適當的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隨著載人航天器艙內環境的不斷改善,各種健身器材也在不斷豐富中,目前常用的有拉力器、自行車功量計、跑臺等。這些豐富的活動都能夠幫助航天員放松心情,預防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航天員使用自行車功量計鍛煉

總之,不管是航天員還是我們普通人,在面對一些問題或特殊情況時,出現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都是正常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尋找合適的方法疏導壞情緒。最后,也祈盼疫情早日結束,大家能夠盡快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參考文獻/

陳善廣主編.飛天英雄——追蹤航天員飛天足跡[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11.


擺脫焦慮才能戰勝疫情!航天任務中航天員是如何做的?

圖文簡介

本篇,為小伙伴們講述航天員如何預防出現情緒焦慮等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