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2259 篇文章
2020年初,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時光。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形勢急轉直下,各地都出臺了嚴格的管控措施,為了避免交叉感染,能不出門盡量不出門,能不去醫院絕對要少去醫院。人總會有個頭痛腦熱、腹痛腹瀉、跌打損傷的時候,其實,就算不在當下,有些輕微的癥狀,也是可以先居家觀察,再根據情況決定去不去醫院。這時候,您就需要一些家屬常備藥來緩解不適的癥狀了。 所謂家屬常備藥,有這么幾個特點:常用、有效、安全、副作用小。這些藥物不需要醫生的處方,就可以在附近的藥店買到。當然,韓醫生并非讓大家照著清單去購買藥品,出現身體不適時,仍要自我評估判斷病情,服藥休息后好轉,則可以繼續居家觀察,如果情況反而嚴重,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一定要盡早就醫。 解熱鎮痛藥 (1)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散利痛:適用于退熱、止痛(頭痛、牙痛、肌肉痛、關節痛等); (2)克感敏、泰諾、日夜百服寧等都是復合制劑,可緩解發熱、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癥狀。 不建議兩種解熱鎮痛藥交替使用,兩次應用間歇不得小于6小時,小于38.5℃可以暫時不用退熱藥,超過38.5℃,如果沒有不適,精神好,也可以暫緩用藥繼續觀察,或者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 止咳化痰藥 (1)化痰:氨溴索、溴已新,有鼻炎的朋友還可以生理海水洗鼻噴鼻腔。 (2)止咳:可以應用復方甲氧那明,復方甘草口服液,干咳、無痰,可以加用抗過敏藥,減輕呼吸道高反應性,此外戴口罩是減輕呼吸道高反應性最好的方法。 胃腸道用藥 (1)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是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最推薦用藥;胃部灼熱、燒灼、隱痛,或者嘔吐后應該服用此類藥物避免胃酸對胃黏膜的傷害; (2)達喜: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如果胃部不適,輕微疼痛,建議兩粒嚼服。 (3)腹瀉:蒙脫石散、黃連素、口服補液鹽(電解質粉末);輕微腹瀉可以服藥后居家觀察,如果腹瀉次數過多、或者出現大便中有粘液、膿血、黑色便,一定要及時盡早就醫。 (4)便秘:乳果糖,相當安全,可以增加大便的含水量,如果已經三五天沒有大便了,還是建議準備些開塞露,一旦有了便意,可以盡快解決痛苦。不過慢性便秘還是以調整飲食為最重要,無論腹瀉還是便秘都可以應用益生菌調節胃腸道菌群。 抗過敏藥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可以有效緩解皮膚過敏(蕁麻疹、瘙癢),呼吸道過敏(打噴嚏、鼻癢、過敏性鼻炎等)。但需要注意,抗過敏藥都有不同程度的嗜睡、乏力癥狀。 外用藥 (1)碘伏:消毒殺菌,不小心磕碰后的小傷口,可以用碘伏在家自己解決,如果傷口大、深,則必須去醫院處理; (2)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用于皮膚感染,比如毛囊炎、小的癤腫; (3)玻璃酸鈉滴眼液:緩解眼干眼澀、用眼疲勞。 以上的家庭常備藥主要適用于健康人偶爾出現的急癥,如果有心臟病、糖尿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的老人,身體不適時還是建議盡早就診,以免延誤病情,或者因為自行服藥導致臟器功能損傷。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急診內科 韓蕊 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