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這是一位美國醫生的墓志銘。
醫生和藥物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就像現在的新冠肺炎,實際上就無藥可治。
所有病人,無論癥狀輕重,最終都是靠自身免疫系統硬抗過去的。
醫護人員做的主要是“支持療法”,也就是緩解疾病癥狀,維持生命體征,治標不治本。
這個時候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醫學就派上用場了,“標本兼治”是它的強項。
前天,中醫藥管理局發布公告:中醫藥有效方劑篩選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清肺排毒湯”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總有效率可達90%以上!文中介紹,截至2月5日0時,4個試點省份運用清肺排毒湯救治確診病例214例,3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達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癥狀(乏力、發燒、咳嗽、咽痛、納差等)和影像學表現改善明顯,30%患者癥狀平穩且無加重。聽起來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所以武漢、湖北乃至全國的患者有救了嗎?反正也沒有病例對照,你說有效就有效唄,畢竟“多喝熱水”也可以改善很多癥狀。(藥方注明:如有條件,每付藥服用后服大米湯半碗,舌干津液虧虛者可多服至一碗。這不就是多喝熱水?)60%改善,30%平穩,對于一個大部分患者為輕癥,多數患者可自愈的疾病而言,這也不奇怪吧?
為什么要把功勞記在中藥上?(試點的214例是輕癥還是重癥?)另一個角度,有10%的患者吃了中藥之后癥狀反而不平穩,甚至加重,這能怪中藥嗎?題外話,那個瑞德西韋“有特效”的說法也極不可靠,因為只有美國1例病例,而且是在用了萬古霉素等強力抗生素之后,鬼知道它是不是個“摘桃子”的。
傳說在武漢做了270例臨床實驗,結果96%有特效(已辟謠)也是同理。96%有特效,不就等于說對照組也有特效嗎?(西藥臨床必有對照)對照組都特效了,那這個藥還有個屁的特效,無非是安慰劑。中藥的安慰劑作用確實很好呀,畢竟信則靈,憑啥不讓用呢?
安慰劑,一般都是些可有可無的東西,吃了沒用但也無害,比如用淀粉灌的膠囊。

這里面有很多屬于藥食兩用,食品中常見,比如杏仁、生姜、山藥、陳皮、石膏(點豆腐)等,吃吃無妨。比如細辛,馬兜鈴科植物,《中國藥典》規定不超3克,清肺排毒湯用到了6克,果然是特事特辦了嗎?
致癌物沒有閾值,只要你吃,就會增加致癌概率,至于最后會不會得癌癥,得看你的運氣。國外一些醫院在診斷腎衰病人時甚至有專門選項問你“是否吃過中藥”,為啥?04年的時候,原食藥總局專門發文,加強廣防己等6種藥材及制劑的監管,為啥?其實我并不反對用“清肺排毒湯”,畢竟反對中醫藥與當前的大政方針不符,說不定還給你扣一個不愛國的帽子,說你數典忘祖,跪舔歐美。所以對于危重癥病人,我特別支持用,反正不管用啥藥都隨你,“救命要緊”,以后就算有后遺癥也不好意思怪你。但對于輕癥和中度癥狀患者,只有較小概率轉重癥,是否有必要,在不知道吃中藥到底有沒有用的前提下,去冒腎衰和癌癥的風險?尤其考慮到武漢市本著“萬一有用呢”的心態,要求所有病人全部喝上中藥。為了避免未來出現大量腎衰或肝癌患者,是不是可以考慮把中藥里面有明確肝腎毒性的藥物去掉?或者退一萬步,這個方子只給七老八十的人用,反正他們未必能活得到腎衰或癌癥的時候。
另外中醫藥管理局也明確了,這個方子不能用來預防新冠肺炎。
所以你千萬別沒事亂喝,否則“治未病”沒搞成,治出病倒是很有希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