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2257 篇文章
朋友的外婆九十幾歲高齡了,平日里生活基本自理。一日自己剪腳趾甲時不小心把左腳大拇趾剪破了,局部發生感染了,好像問題還有點嚴重,讓我幫忙看看。我讓她先發照片給我看看。看到的情況就是下面圖1的樣子。整個腳看不到明顯的傷口,在靠近大拇趾趾甲的地方發現有皮膚發黑,整個足背發紅。因為不在現場,讓朋友觸摸兩個足背,是否有皮溫的不同,回答我說不明顯。追問是否有糖尿病史,回答說肯定沒有。當天已經是很晚了,老人也不愿意到醫院來,就讓朋友用碘伏消毒并濕敷在足背上暫時處理一下。 圖1 第二天看到的就是下面圖2的情形了。左腳大拇趾黑色的范圍界限很明顯了,足背還是紅的。給予局部消毒后仔細檢查,發現在趾甲靠近第二趾處有一破潰,用鑷子探,能將趾甲分離,于是分次將分離的趾甲修剪干凈,暴露出甲床,整個傷口滲出不是很多。足背的紅腫還是很明顯的。檢查兩腳背,皮溫差別卻不是太明顯。處理還是用碘伏紗布包扎,足背用碘伏濕敷。感覺老人的腳像是糖尿病足繼發感染的微血栓形成,血流逐漸或突然中斷,但靜脈回流仍通暢,組織液減少導致局部不同程度的缺血性壞死。因為缺血壞死的黑色范圍局限還是很明顯的。于是再次追問老人是否有糖尿病史,家屬說沒有,老太太也說“我沒有糖尿病。”那只能建議家屬最好帶老太太到醫院檢查一下,因為就算沒有糖尿病,也需要檢查一下是否有血管問題和感染的嚴重程度。 圖2 第三天,家屬給我打電話,告訴我老太太住院了,因為查了隨機血糖25mmol/L,醫生讓住進病房了。入院診斷為糖尿病足感染,2型糖尿病。(圖3是第三天的照片,干性壞疽很明顯了,足背腫也明顯消退了) 圖3 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老太太年紀大了不清楚,家屬怎么也那么糊涂,不知道老太太有糖尿病呢?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的癥狀,吃的多,喝水多,小便多,體重減輕,這類是和代謝紊亂有關的表現,多見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常不十分明顯或僅有部分表現。現實中,這些癥狀是很容易被忽視掉的。比如這位老太太,在查出血糖高以后家屬再仔細回憶,這段時間老太太胃口是特別好,家里人還很高興呢,體重倒是沒有減輕,但吃的多也沒見長肉,想想老人家年紀大了也是不太長肉的,所以就疏忽了。門診我們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傷口老是愈合不了,來看傷口,問有沒有糖尿病,都說沒有。一查血糖,高的。有調查顯示40%的糖尿病就診時有合并并發癥。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增加,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隨之攀升。目前,我國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因為趾甲處理不當引發感染又是糖尿病足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均壽命越來越長。照護老人的很多也是老人了。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視力下降,活動能力受損及靈敏度減退,難以獨立完成正確的腳趾甲修剪過程,所以應該全面評估患者及其照護者趾甲的修剪方式是否正確,及是否具有獨立完成修剪趾甲的能力。希望通過評估,因為不當的修剪腳趾甲導致的感染不再發生。 作者: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體檢中心 劉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