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

  • 2月4日,寧波男子#出門買菜未戴口罩被感染#,他在菜場買菜時與一個確診路人在同一攤位僅僅有過有過短暫(約15秒)的近距離接觸。
  • 2月5日,杭州一確診病例男子取藥沒戴口罩,50秒被感染。
  • 2月5日,#南京一患者排隊買烤鴨時被感染#。


每天呆在家里,食物難免吃光,看著這些案例,我媳婦表示非常擔心,都讓我盡量不要出門了。不知道大家家里是不是也這樣。不過,到底還能不能出去買菜、買食物呢?


01

為什么會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能存在糞口傳播途徑。

在外買菜、排隊買食物的時候,尤其是在超市、菜市場這些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如果你沒有做好防護措施,也不注意衛生,比如,沒有戴口罩,或者沒有洗手就揉眼睛、摳鼻屎 ,病毒就可能進入人體內,使人感染。

實際上,如果空氣中病毒濃度大,不用15秒也會被感染,這跟時間長短沒有直接關系。


03

還能出去買菜嗎?


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這個時候大家應該減少外出,不建議大家每天采買生活物資。要知道,這個時候不出門、少出門,既是減少自己接觸病毒的幾率,保護自己,也可以節省更多的口罩,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

但是 ,大家也不要因為這些短暫接觸案例就不敢出去買菜、買食物了。食物實在沒有了,該買的時候,還是應該買 ,也不要太恐慌,畢竟咱們還得每天吃飯,才能有體力對抗疫情呢。

實際上,這幾起感染案例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他們都沒有做好個人防護——沒有帶口罩。由于沒有更詳細的病例描述,也不清楚他們回家后是否有注意洗手,在買東西的時候有沒有注意保持安全距離。

所以,他們主要的問題還是沒有做好個人防護。如果做好防護,買菜并不會被感染。


03

買菜時,這樣做,把傳染可能性降到最低


其實,只要做好防護,也是可以出去買菜的,不用太擔心感染。建議大家出去買菜時從這幾個方面做起:

1. 戴好口罩。

這可能是最重要的防護措施,因為飛沫呼吸道傳播是新冠肺炎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所以,出門買菜、買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戴好口罩,這樣做可以避免因飛沫傳播而交叉感染,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2.保持安全距離。

出去買東西的時候,注意跟周圍的人員保持安全距離,至少1米,最少2米。

3. 戴一次性手套。

如果擔心直接接觸包裝袋有風險(風險很小),可以戴上一次性手套,或者在拿取時用超市的購物袋隔開手和食物。 在手套 /購物袋的保護下,能夠減少接觸感染的可能。

4. 勤洗手,保持手部衛生。

沒有洗手之前,不要用手接觸口鼻眼睛等部位。回家后,一定要按「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或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清潔雙手。規范洗手后,就能愉快地開吃了。

5.充分做熟,放心進食。

新型冠狀病毒不耐熱,56℃ 持續 30 分鐘或者60℃持續10分鐘就可使新型冠狀病毒喪失活性。當溫度更高時,需要的時間還會更短。所以,買回家的食物,尤其是肉類,一定要充分加熱熟透再吃。

另外,如果大家擔心出去買菜、購買食物不放心,其實可以選擇網上購物。現在很多平臺都推出了網上生鮮購物服務,相比去人員比較密集的超市、菜市場,網上購買生鮮、食物等等,基本上只跟快遞員接觸,接觸的人比較少,風險反而要低很多。我們家現在都是以網上購買為主了。


04

宅在家里,買什么食物囤著?


抵抗疫情也要吃得營養健康,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免疫力,幫助我們更好地戰勝疫情。

為了減少出門次數,同時保證每天合理的食物需要,我們每次出門買食物的時候,也注意合理地采購和囤積食物,不是盲目地囤積過多食品,尤其是易腐爛變質的食物。那么,到底應該買什么食物來囤呢?如何儲存呢?

1.蔬菜:首選新鮮,別囤太多,別囤太久。

蔬菜最好不要囤太多,因為蔬菜放久了維生素等營養容易損失,還容易產生亞硝酸鹽,也容易腐爛變質。

  • 每次去買3-5種葉類蔬菜,首選時令菜,如上海青、娃娃菜、白菜、芹菜等,其中綠葉蔬菜只需要買3天的量,不要太多,因為儲藏久了質量就會變差。綠葉蔬菜是必須用保鮮袋包好放在冰箱保存,但應當注意不要貼近冰箱內壁,避免受凍傷。
  • 豆角、茄子、番茄、青椒、黃瓜之類可以在低溫下存放4-5天。
  • 土豆、胡蘿卜、洋蔥、蘿卜之類可以存放更長一些時間。


2水果:分類購買存儲。

水果只需要準備3-5天的量。盡量挑選那些容易保存的,比如梨子、蘋果、柑橘等。
比較難保存的水果,比如草莓、葡萄等就少買,盡快吃完。

3.肉類:不要多買,種類多樣。

牛肉、羊肉、雞肉、魚肉……是很多人的最愛,也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在選擇的時候,應該每種都選一些,如禽類、畜類、水產類每樣都有。

  • 牛羊豬肉等畜肉,買回家后可以把肉切成小塊冷凍,這樣放一個月都不成問題。每次吃的時候,拿出一小塊,也可避免因每次食用時反復解凍、冷凍,而導致營養流失。
  • 至于魚蝦類食品,能買新鮮的當然是最好,但就需要每天都出去。所以,如果要買魚蝦,可以直接買一些凍貨;出去的時候帶點新鮮的,新鮮產品和凍貨交替換著吃。


4.主食:優先選雜糧,盡量多樣化。

主食盡量在家里備一點五谷雜糧,它們含有多種營養素和纖維素,這些東西儲備一個月的量沒有問題,對健康也更好一些。

5.食用油:不宜大量囤積。

食用油脂在儲藏過程中會受光照、高溫等容易發生氧化酸敗,而且多吃油脂并不健康,所以,就不要過多囤食用油。儲存油脂的時候注意放在陰涼干燥處,防止油脂氧化酸敗。

6.干貨:可以囤,避免受潮。

香菇、銀耳、木耳、黃花菜等干貨方便儲存,也能放比較長時間,可以適當囤一些。不過,在存儲時不能放冰箱,要注意密封、保持干燥,并遠離潮濕環境,以避免產品變質。

7.調味料:少量多種。

調味料用的不多,春節前一般家里也都囤了,如果還夠用,基本不用囤了。如果沒有了,在囤的時候,按照“量不多,種類豐富”的原則來囤,不要多囤。

8.水和飲料:優先選擇無糖,酒水盡量少選。

  • 水可以囤點。不然每次去社區打水、或者叫社區送桶裝水。
  • 選擇飲料時,盡量購買低熱量的飲料,或者選無糖茶、無糖可樂等,減少糖類的攝入,畢竟現在每天呆在家里,本來活動就少,很容易長胖。
  • 純果汁可以囤點,這個時候水果可能吃不夠,純果汁也是幫助我們獲得維生素的很好替代物。
  • 酒水可以不買。很多人喜歡喝酒,甚至認為喝酒能預防新冠肺炎。但這個其實完全沒有依據,喝酒和酒精擦拭消毒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喝酒對健康百害無一利,還會增加多種癌癥風險。在這個抵抗疫情的階段,就不要囤酒了,囤一些更有價值的食物吧。實在囤,也盡量少一些。


9.零食:少量囤,選擇健康零食。

零食可以少量買一些,盡量選擇健康零食,不妨多買些堅果類食物,如杏仁、松子、開心果、瓜子、花生等,也可以買一些市場上常見的混合堅果產品。

參考資料:
[1]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2019-nCoV - CDC.
[2]世界衛生組織.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常見問題.
[3]同濟醫院.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問答.
[4]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
[5]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之家庭食品安全與營養建議.
[6]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教育手冊.


撰文  阮光鋒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排版美觀
部分圖片與文章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告知

出去買菜接觸15秒就被傳染?買個烤鴨也能被感染?還能出去買菜嗎?

圖文簡介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每天呆在家里,食物難免吃光,看著這些案例,我媳婦表示非常擔心,都讓我盡量不要出門了。不知道大家家里是不是也這樣。不過,到底還能不能出去買菜、買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