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隱瞞病情,其實這種情況跟之前做工作戴口罩是一樣的根源,那就再翻出來說一下。


為什么總有人以為自己不會被傳染?

在歷史上,大多數中國人活動區域有限。在中國傳統的地域文化里面,人口流動性很差的。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離開縣城,更不用出國了。

這么有限的流動性,必然限制了病毒的傳播,和長期的選擇。所以并不會總是接觸新的病毒,比如流感的區域可能就是在很小的地方。

現在想起來,小時候就有禽流感啊,只不過那個時候叫雞瘟。死掉的是不能吃的,但是那些還有口氣兒的就殺了吃了。這樣長期下來,某種程度上應該是某種程度的暴露免疫吧。

以高鐵為代表的便捷交通把人們輸送到祖國各地

但是,今天隨著活動區域的加大,一切都變了。

我們面對的是全新的病毒和細菌世界,這是在中國人群中從來沒有過的。很多微生物都是我們免疫系統沒有接觸過的。

可以說,以往所謂的“有病扛扛就過”的思維,已經完全過時了。但是總有人對此的理解還沒有變過來。


有些所謂的“預防手段”讓大家喪失了信心

比如喝板藍根,我記得從幼兒園開始就屢次有過集體喝板藍根的經歷,當年預防過肝炎,預放過感冒,甚至預防過流行性腮腺炎,預防過水痘,你說搞笑不搞笑。

我親身經歷過,那些得了腮腺炎和水痘的同學還繼續上課,老師給大家派板藍根喝。還好我沒有中招,但是很多同學就沒那么幸運了。

所以,這樣所謂的預防手段讓大家失去了信心。也對傳染病防控有誤解,認為健康人夠強才行。這就大大錯了。

前幾天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雙黃連

傳染防控實際上核心在于限制患者的活動區域,限制人群聚集,這才是核心。然而在以往,老師反而會表揚帶病上課的孩子,這是極大的誤導。

這兩方面一綜合,結果就是父母輩根本不信任隔離這種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之前對傳染病的宣傳報道遠不如今天如此高效透明

當年感染的情況也不會通報,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輕描淡寫,當年都會拼命弱化。

但今天不一樣了。

雖然今天我們看感染數字增長,感染病例可能就在隔壁小區,會感到害怕。但是大家想過沒有,如果沒有這些公開的數據,那局面是什么樣子的?


是不是更可怕?

所以對于抗擊傳染病而言,我們已經處于一個有史以來最好的時代了。但是,之前多年的宣傳讓人們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就是傳染不是事兒,防不防也就那么回事兒。

然而,防控是比治療更有效的打敗傳染病的途徑。

加油中國!


我們每個人都對未知有恐懼,但這不代表我們不能勇于面對未知!

圖文簡介

為什么會隱瞞病情,其實這種情況跟之前做工作戴口罩是一樣的根源,那就再翻出來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