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月 30 日,bioRxiv 發表一項研究,通過對單細胞轉錄組的生物信息學分析,認為消化道可能是 2019-nCov 潛在感染的途徑。

最新研究提示,新冠病毒可能存于糞便中。
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鐘南山院士在回應新型冠狀病毒糞口傳播風險時稱: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F在這個問題應該非常重視,因為在糞便里已經發現病毒,糞便是否傳染病毒值得高度警惕。
01
什么是糞口傳播?
糞口途徑是傳染病的一種傳播方式,也叫作經消化道傳播。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能夠在大便之中存活,就可以通過消化道排出的糞便進行傳播,如果這些帶病原體的大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水源,那么就會病從口入,導致傳染給其他人。

比如,農民用病毒污染的糞便給蔬菜施肥,如果沒有將這些食物充分洗凈燒熟,吃了這些食物的人就可能被感染;再如,被病毒感染的人排便后沒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觸了別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人就會被感染。實際上,很多疾病都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在食品科學領域,我們通常將這些疾病統稱為“食源性疾病”。比較常見的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疾病有甲肝、傷寒、霍亂、手足口病、諾如病毒、手足口病毒;另外,還有一些寄生蟲疾病,比如絳蟲病、蟯蟲病、蛔蟲病等等。
02
警惕淘大花園感染事件
提到糞口傳播,就不得不提非典期間淘大花園感染事件。淘大花園是香港一個大型住宅社區。2003年3月下旬,SARS在淘大花園爆發。到4月15日,淘大花園共有321例SARS感染案例。感染案例明顯集中在E座,占累積總數的41%,記錄得第二多感染案例的是C座(15%),第三位是B座(13%),而第四位是D座(13%),余下的案例(18%)則散布在其他11座。感染SARS的淘大E座居民有107人,當中大部分住在E座的7號和8號垂直排列的單位。調查發現,患有慢性腎衰的源頭病人3月14日已呈現 SARS病征,他3月14日和19日曾到淘大花園E座其弟家中探訪,期間因腹瀉而使用該單位的廁所。同時,調查發現淘大花園感染病人除了SARS的常見病征 ,約66%的個案呈現腹瀉征狀 。后來的調查認為,疾病的傳播主要與房屋結構的設計有關,病毒有可能通過排泄物或廢水傳播。事件也讓人擔心病毒是否有可能通過空氣傳播,雖然后來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證據不足,但還是讓大家擔心,后面一個紀錄片也提到了這起事件的傳播。

而在今天,據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通報一起確診病例,他居于確診病例宋某樓上,無本市外出史,未接觸過發熱病人,未到過農貿市場,無野生動物接觸史。這再次讓我們擔心,會不會是因為糞便污染而通過空氣傳播。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同一個社區,進出門按電梯污染的??傊?,這個時候需要我們特別注意了。
03
新冠肺炎是否會通過食品傳染給我們呢?
非典的傳播的確存在著糞口傳播途徑。如果吃了被非典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就可能造成非典傳播。但如果人們吃的是加熱烹調熟了的食物,由于非典病毒不耐熱,就不會造成新型肺炎傳播。新冠病毒也是一樣的。從現在的研究來看,新冠病毒跟非典非常相似,有80%的相似性,所以很難排除新冠病毒不會通過糞便進行污染。
不過,由于新冠病毒與其他病毒一樣,不會在食物中繁殖,因此,除非生吃且一次攝入病毒量很大,否則不會感染新冠肺炎。
特別提醒大家,盡管食品并非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但仍然要小心防范。
04
如何防止糞口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怕熱,當達到56℃的溫度30分鐘可有效滅活病毒。所以,為了防止因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水而感染,建議大家平時吃東西一定要加熱熟透,不要生吃食物,不要喝生水。
切生菜、處理生食的刀具、餐具、菜板,一定不要跟熟食混了,最好兩套分別使用。
切斷糞口傳播,勤洗手非常重要。保持手衛生是避免病菌傳播以及預防醫源性感染最重要的措施,因為手是最容易傳播病毒細菌的身體部位,80%的病原體是通過手直接或間接傳播的。洗手也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預防感染措施中最經濟、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建議大家參考7步洗手法,每天提醒自己洗手。洗手時應注意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潔用品,并用流動水沖洗,時長不少于20秒。- 在接觸動物之后,尤其是野味、活禽,包括家庭養的寵物;
- 外出回家后,比如,出去買菜、玩、遛狗等,尤其是接觸過電梯等等情況。
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每天都要家里的窗戶打開痛風。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時請佩戴口罩。
[1]Hao Zhang, Zijian Kang, Haiyi Gong, et al.The digestive system is a potential route of 2019-nCov infection: 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based on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s. bioRxiv 2020.01.30.927806;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1.30.927806[2].非典型肺炎病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處理[J].護理學雜志,2003(07):534.[3]梁挺雄. SARS在香港的流行病學調查與防治[C]. .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SARS研究論文集.:中華醫學會,200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