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鴻爪雪梨

  策劃:武玥彤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近期伊朗發射導彈攻擊美軍營地時,美國的“愛國者”系統為何沒能起到反導防御的作用 ?

  其一,被伊朗導彈襲擊的兩個營地分別為阿薩德空軍基地和埃爾比勒基地,而這兩個基地根本沒有部署“愛國者”反導防御系統。

  回答到這里,似乎就已經結束了,但如果深入分析的話,會發現這里面大有內情。如果說“戰斧”導彈是美國久經沙場的矛,“愛國者”則是美軍成名已久的“盾”。作為一種營級防御單位,愛國者防御系統是一種技術含量高、投入成本大的武器系統,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也必須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據公開報道,目前美軍共有15個愛國者導彈部隊單位,其中有四個永久布置在亞洲和歐洲,在中東地區則主要分布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石油大國的重要地區。同時,美國海軍在中東的艦隊總部設在巴林,也需要反導系統的保護。此外,由于伊朗和伊拉克近年來的外交關系平穩,美國此前暫未考慮在伊朗周邊布置愛國者系統。

圖1 “愛國者-3”防空導彈系統(圖片來自網絡)

  其二,愛國者系統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發射平臺,該系統需要強大的預警體系提供導彈目標的早期預警,以盡早獲知導彈來襲的大概方位、速度等信息。同時,每一套反導系統均需配置響應的預警、指揮通信、后勤支援體系。因此愛國者系統更擅長于點防御。它更像是一個忠實的門衛,而非隨時機動的巡捕。

  其三,即便在被襲基地的周邊部署了愛國者系統,也仍存在伊朗導彈“破窗而入”的可能。“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在發現目標后,需要憑借配備的防空導彈飛向目標,并在目標附近引爆,以破壞來襲導彈。目前愛國者飛彈對戰術彈道導彈的作戰射程為40公里,即該系統的最大攔截距離為40公里。如果伊朗發射的不是“征服者-313”,而是“流星-3B”中程彈道導彈,該彈采用高彈道發射時最大射高可達1200千米,俯沖攻擊時的末端速度甚至可以達到15馬赫左右,對于這種高速目標,留給愛國者的反應時間僅有數十秒,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防御系統根本來不及完成探測、追蹤、鎖定、攔截的整個過程。

圖2 伊朗“法塔赫-313”導彈(圖片來自網絡)

  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意識到,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近程反導防御系統之一,他與美軍戰區高空區域防御系統(薩德反導系統,THAAD)及海軍宙斯盾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共同構建了美軍全方位的導彈防御體系。在發生伊朗導彈襲擊事件后,美軍開始考慮在伊朗周邊部署導彈防御網,一旦部署成功,伊朗還能否取得像這次一樣的“輝煌戰果”,還真不可妄言。

美國“愛國者”為何沒能攔截伊朗襲來的導彈?

圖文簡介

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近程反導防御系統之一,他與美軍戰區高空區域防御系統(薩德反導系統,THAAD)及海軍宙斯盾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共同構建了美軍全方位的導彈防御體系。在發生伊朗導彈襲擊事件后,美軍開始考慮在伊朗周邊部署導彈防御網,一旦部署成功,伊朗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