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鴻爪雪梨
策劃:武玥彤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2020年甫一開端,美國以一次震驚中外的擊殺,將其與伊朗的關系推到了戰爭的邊緣。此后美伊兩國都在不停的試探且各有動作,在你來我往的背后,美國無意中展示出來的軍事水平也令筆者深有感觸,現簡單分析一二,以為探討。
本次行動的核心是MQ-9“死神”無人機,這是一種先進的中型無人機,飛行速度可達460公里/小時,在美國空軍中的戰術定位為多任務、長巡航、高空監控。死神無人機的重量較輕,飛行時間可達15小時,空載時可在最高15000m的高空巡航。這種無人機的主要優點之一為靜音設計,它采用螺旋槳發動機,加之其較高的飛行高度,在戰場上,敵人幾乎不可能提前聽到或看到它;優點之二為載重能力強,可掛載最多4枚海爾法導彈和2枚GBU-12激光制導炸彈,如果把光學吊艙等設備也算進去,它最大載重量可達1.3噸。實際上,MQ-9“死神”無人機揚名已久,這款無人機最早于2014年已完成首飛并服役部隊,在2016年5月22日,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JSOC)曾操控MQ-9無人機完成對塔利班最高領導人阿赫塔爾·穆罕默德·曼蘇爾的擊殺行動。
圖1 MQ-9“死神”無人機(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一套完整的無人機作戰系統,除了無人機之外,還包括地面控制站、衛星及數據鏈、操作人員等。本次暗殺蘇萊曼尼行動中,實際操作人員能在數千公里外實時操控并精準控制,全有賴于美軍先進的通訊技術。無人機上掛載的光學吊艙除了常規攝像機之外,還配備熱成像攝像機和激光照射機,這些設備可對地面進行全天候的監視,并通過微波直連或衛星中繼的方式,將高清圖像實時的傳送回地面控制站。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實則難度極大,簡單來說,傳送圖像并不難,難的是如何降低延遲時間,甚至達到同步傳送;以及如何保證傳送質量,使其不因距離或地形等阻礙而損失甚至丟幀。回想數年前美軍在追捕本·拉登的時候,指揮中心收到的目標信息或圖像常有延遲或損失,導致地面部隊或機載導彈多次與目標失之交臂,而到2019年,美軍在這一領域顯然已有突破。死神在天空盤旋已久,千里之外的美軍一直通過實時影像同步監控目標,因此才能達到追蹤即鎖定且隨時可擊殺的效果。
圖2 MQ-9無人機發射“海爾法”導彈瞬間(圖片來自網絡)
死神無人機專用的海爾法導彈型號為AGM-114P,是一款激光半主動制導的導彈,打擊精度可達米級。無人機在收到擊殺命令后,吊艙中的激光發射器開機,射出的激光在遠程指揮下直瞄目標車輛,隨后一枚導彈從近萬米高空發射,并沿著激光軌跡直奔指示點,過程只需數秒。AGM-114P導彈戰斗部重達9公斤,殺傷半徑近10米,被點名的目標根本避無可避。圖3 AGM-114機載反坦克導彈(圖片來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