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元旦又來了!按字面意思解釋,“元”謂之“首”,“旦”謂之“日”,因此“元旦”可以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隨著元旦的到來,新一年的年味兒也愈漸濃厚。歡度元旦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身體健康,這些常識可不能忘。
餃子年糕不宜吃多
元旦吃餃子興盛于明清時期的北方。如明萬歷年間沈榜《宛署雜記》說,北京郊區(qū)的宛平縣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長上為壽”。明嘉靖時山西《曲沃縣志》記載:“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爭福。”元代扁食一詞在民間流傳下來。
但吃餃子也要適量。為了使餃子味道鮮美,許多人習慣在餃子餡中加入過多的油和鹽,吃多了餃子容易使人攝入鹽分過高,有患上高血壓的風險。
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時《威縣志》說當?shù)爻浴罢粞蚋狻薄?/p>
年糕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煙酸、鈣、磷、鉀、鎂等營養(yǎng)元素,但其制作過程中加入了較多的糖,熱量較高。且年糕含水分少,不容易消化,吃后易生痰。因此,患消化不良,胃、腸疾病及哮喘的人不宜多吃。
服藥者飲酒需謹慎
在節(jié)日期間,許多人在餐桌上喜歡飲酒助興,注意飲酒適量的同時,也不可忽視有些藥物與酒相克的常識。
服藥后嚴禁飲酒和飲用含酒精飲料的常見藥品有各種頭孢類藥物和咪唑衍生物。服用后飲酒可能會出現(xiàn)“雙硫侖樣反應”,即戒酒硫樣反應。該反應是由于服用藥物(頭孢類)后飲用含有酒精的飲品導致的體內“乙醛蓄積”的中毒,嚴重者甚至會發(fā)生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并伴有意識喪失。由于個體差異存在,每個人酒精消除時間不同,但飲酒時間與用藥時間的間隔越長,雙硫侖樣反應的發(fā)生率就越低,因此服藥者最好不要飲酒。
鍛煉迎新年勿忘熱身
除了通過品嘗美食來慶祝元旦佳節(jié),有一部分人選擇用健身鍛煉的方式表達著“身體健康”這個質樸的新年愿望,如登高、冬泳、跑步等。
元旦正值隆冬,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人的肌肉和韌帶黏滯性增加,伸展度下降,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減小,神經系統(tǒng)對肌肉的指揮能力下降。因此,冬天在開始運動之前最好進行二十分鐘左右的準備活動,讓身體充分熱起來,在正式的運動之前,還可以適當?shù)卦黾右恍┲w的伸、拉、扭等動作,才能讓身體得到充分的鍛煉。這樣既可以避免發(fā)生意外,又可以提高身體的運動能力,增強運動的效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chuàng),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