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防和軍隊建設不斷適應形勢任務變化,取得偉大成就。70年來,國防和軍隊建設不斷適應形勢任務變化,取得偉大成就。在裝備發展方面,人民軍隊實現從引進仿制到自主創新的跨越,很多裝備類型從0到1,從1到10,不斷發展壯大。即日起,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推出“輝煌70年”系列策劃,和“未來戰士”軍小科一起,解讀新中國在軍事和裝備發展中那些難忘的第一。
從前,坦克和火炮是陸軍的“代言人”,但武裝直升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陸軍的作戰模式。
過去,我國陸軍航空兵在役機種包括由國外直升機仿制的直-8運輸直升機、獲得法國授權和引進專利生產的直-9通用直升機等,沒有專業的國產武裝直升機。
1998年,我國開始第一架國產新型武裝直升機部分應用系統的測試,該機被命名為武直-10,并在2000年左右展開試制。
2003年4月,第一架武直-10原型機完成首飛,之后陸續制造了8架原型機與預量產型機。
2012年11月12日,武直-10在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首次正式曝光。
一萬多個零件、兩百多場試驗、五百多種材料、一百五十多家單位、幾萬人連續干十幾年……武直-10從設計、構型、部件、武器等方面實現百分之百國產化。
作為專用武裝直升機,武直-10是新中國陸軍裝備水平的一個跨越式進步,結束了陸軍航空兵依賴通用直升機改裝兼當武裝直升機的歷史,大大提高了航空突擊與反裝甲能力。武直-10的成功,不僅填補了我國在武裝直升機領域的空白,還為未來研制更先進的武裝直升機奠定了基礎。
武直-10為陸軍插上了翅膀,讓年輕的陸軍航空兵成為陸軍實現非線式、非接觸、全縱深機動作戰的骨干力量。
2019年10月1日,陸軍航空兵突擊梯隊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驚艷亮相,包括武直-10在內的40架直升機組成偵察警戒、火力突擊、兵力突擊、機降突擊、護航五大模塊接受檢閱。
出 品:科普中國
科學顧問:費伯禹
監 制:戰 釗
制 片:宋雅娟
策 劃:張佳興 趙清建
導 演:趙清建
美 術:關澤人
動 畫:佘星宇
剪 輯:孫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