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微波爐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微波爐能夠快速地將食物進行加熱,除此之外,它還可以烹調、加熱、解凍、烘干??墒钱敶蠹以谑褂梦⒉t加熱食物時是否注意到,在進行加熱之后,食物要比盛放它的盤子或容器熱得多?
?
?
這其實與化學震動著的分子有關。微波是一種電磁輻射。微波爐中產生的微波波長為11.8 cm,頻率為24.5億赫茲(簡寫為2.45 CHz)。這種輻射以運動的電磁場形式從空間和材料中穿過。電磁場由電場和磁場組成,電磁波的頻率是指每秒振動的次數或者波數。頻率也是衡量電磁波能量的數據。
那微波是如何將自身的能量轉移到食物里面的?
對大多數分子來說,微波的影響很小。然而,微波振蕩著的電磁場會與極性分子中帶正、負電的兩極發生作用,結果造成這些分子發生振動(來回運動)。分子運動的加快意味著分子動能的增加(動能是物體運動的能量,分子的動能與物體的溫度直接相關)。當含有極性水分子的食物吸收微波后,水的溫度會迅速升高。隨后,熱量就從水分子轉移到食物的其他部分。因此就造成了食物要比盛放它的盤子或容器熱的現象。
當然,由于微波的能量在轉換過程中稍顯特殊,因此,它對接收它“饋贈”的食物還有小小的要求。比如,在加熱土豆、香腸等帶皮的食物時,必須先用叉或刀扎幾個小孔,否則會由于壓力使其爆裂,容易引起電器受損、人員燙傷。雞蛋由于有殼和蛋膜,直接加熱也會爆裂,熱整雞蛋時,最好先剝皮,放在水中,加熱1分鐘左右,保證安全的同時,還能使雞蛋保持鮮嫩。同理,也不可將密封瓶罐裝的食物,放入微波爐中烹調,以免發生爆炸。因此,在用微波爐加熱時,還是得將相關的安全說明牢記于心,才能夠有效地避免事故發生。
另外,在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時,要避免直接加熱帶有塑料包裝的食物。科學家研究證實,微波爐加熱塑料包裝的食物,會對健康造成安全隱患。對身體造成安全隱患的是一種被稱為“環境激素”(簡稱“EDC”)的化學物質。它會擾亂人體產生荷爾蒙的腺素,而該腺素幾乎是控制著我們所有的身體日常機能,包括新陳代謝、睡覺、呼吸、發育及能量消耗。而荷爾蒙通過血管像指定器官中的細胞傳遞“化學信息”,以便使器官做出正確的指令。然而,在食用微波爐加熱塑料包裝產生的EDC后,則會擾亂人體系統機能,使荷爾蒙向人體器官傳遞出錯誤信息,最后導致人體不正常的機能反映。所以在以后使用微波爐的過程中,我們還是要盡量避免加熱帶有塑料包裝的食物。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