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承辦的“我是科學家”第18期活動在北京市西城區A33劇場舉辦。中國科協科普部有關同志出席活動。

 

4位演講嘉賓分別從食品營養與安全、公共衛生、控煙和健康科普藝術的角度,分享了與公眾健康有關的科學故事?;顒蝇F場,200多位熱愛科學的觀眾在現場聆聽了科學家的演講,觀眾分布在各個年齡層,來自不同行業的觀眾帶著不同角度的問題,踴躍與演講嘉賓互動。

 

(演講嘉賓。左起:阮光鋒、鈕文異、姜垣、桓世彤。)

 

在題為《作為營養師,我是如何在飯桌上和家人斗智斗勇的》的演講中,科信視頻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專家委員會成員阮光鋒分享了他進行食品營養科普的故事。“ 經常會有人問我,給誰做科普最難?我的答案是:給自己家里人。

 

在演講中,阮光鋒結合給家人做科普的故事,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飲食誤區進行了澄清,如苦瓜不能代替降血糖藥,無糖可樂不會致癌,嬰幼兒輔食不需要額外加鹽等等。同時他也分析了科普困難的幾點原因,包括謠言自身具有強大吸引力、人們對未知時常抱有幻想以及家庭尊嚴有時比真相更重要。“不管你是科學家、醫生還是律師,你在自己家人眼里還只是個孩子。”

 

(演講嘉賓阮光鋒:《作為營養師,我是如何在飯桌上和家人斗智斗勇的》)

 

因此,給家人科普也有很多注意事項。阮光鋒強調,科普的內容應以權威機構發布的基本常識為宜,方法也應盡量采取他們喜歡的方式,讓家人看到關愛以及科學態度。“ 如此堅持科普,我相信大家的家庭會越來越科學,不再容易上當受騙了。

 

(演講嘉賓阮光鋒:《作為營養師,我是如何在飯桌上和家人斗智斗勇的》)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高級項目官桓世彤帶來題為《全球20億人攜帶結核菌,我的工作是拆掉這些“定時炸彈”》的演講?;甘劳诮Y核病領域有20年的工作經歷,包括5年結核病臨床醫生工作,5年公共衛生工作以及10年研究和防控工作。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很可能是最古老的傳染病,但目前仍未絕跡,名列全球傳染病死因第一名。在與結核病長久的斗爭中,人們曾取得了很多成就:發明了能預防兒童罹患嚴重結核病類型的卡介苗,通過結核病防治規劃控制了疫情傳播。但耐藥結核病的出現給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演講嘉賓桓世彤:《全球20億人攜帶結核菌,我的工作是拆掉這些“定時炸彈”》)

 

為了應對挑戰,蓋茨基金會和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疾控中心合作建立了新的結核病控制模型,使結核病的診斷、治療、管理和保障都得到了優化,這個模式在浙江、吉林和寧夏三個省推廣應用,服務了8000萬人?;甘劳畯娬{,要消滅結核病還需付出很多努力,其中科研是關鍵。“ 我們希望未來5-8年,中國研發的結核病防控新工具,特別是新藥、診斷工具和疫苗可為中國,也為全球消除結核病做出貢獻。

 

(演講嘉賓桓世彤:《全球20億人攜帶結核菌,我的工作是拆掉這些“定時炸彈”》)

 

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公室主任、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姜垣分享的題目是《控煙口號容易記,但戒煙為什么這么難?》。“ 控煙對社會來說是巨大的系統工程,對于個人來說是復雜的行為,對于我來說,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每天都在學習新的東西。

 

吸煙能夠損害全身所有系統器官,引發包括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在內的一系列疾病,女性通常會受到更多危害。“戒煙難”看似只是缺乏毅力,其實有一定生理基礎。姜垣在演講中指出,煙是僅次于海洛因和可卡因的成癮物質,吸煙成癮也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納入國際疾病分類。除此之外,心理成癮和社會支持性環境也給戒煙增添了難度。

 

(演講嘉賓姜垣:《控煙口號容易記,但戒煙為什么這么難?》)

 

因此,想要戒煙成功,必須有非常強烈的動機,而且需要不斷嘗試(平均10-12次)。吸煙危害宣傳和控煙政策等方式有助于吸煙者產生戒煙動機。姜垣強調,所謂“健康”的煙草制品并不會降低煙草使用的危險性。“ 吸煙者唯一出路就是戒煙,戒煙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和今天。

 

(演講嘉賓姜垣:《控煙口號容易記,但戒煙為什么這么難?》)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原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副系主任鈕文異分享的題目是《我編了30年健康順口溜,想讓更多老百姓學會保護自己》。鈕文異今年夏天剛剛退休,在此之前從事了很多健康科普工作,尤其追求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并樂在其中。

 

鈕文異通過案例介紹,講述了健康科普的科學步驟,包括先摸敵情和各個擊破。在WHO兒童計免疫項目中,鈕文異團隊針對貴州侗族和苗族村寨的社會文化特點,將兒童疫苗接種的6條核心信息改編成當地人喜歡傳唱的歌舞形式,并用插播廣告的方法解決了“面向小眾化人群傳播”的難題,獲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

 

(演講嘉賓鈕文異:《我編了30年健康順口溜,想讓更多老百姓學會保護自己》)

 

“慢病防控”也是鈕文異的重點工作領域之一。他在演講中指出,“慢性病”是行為生活方式病,知易行難。為此,鈕文異參與編制了健康教育干預管理掛歷,每月含有一個健康順口溜和行為記錄表;另外,還針對農村飲食高鹽現象設計了一系列參與式的健教干預活動。“ 我希望用接地氣的口歌百姓語言,讓更多老百姓入眼入耳入腦入心入情,學會保護自己。

 

(演講嘉賓鈕文異:《我編了30年健康順口溜,想讓更多老百姓學會保護自己》)

 

主題演講結束后,中國科協科普部為現場科學家頒發聘書,并希望活動能在科學家群體中形成示范效應,讓更多科學家來到“我是科學家”舞臺,分享和講述自己的科學故事,向公眾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

、

(中國科協科普部為現場科學家頒發證書。)

 

未來,“我是科學家”系列演講將會持續舉辦。“我是科學家”內容平臺將聚集更多科學家、科技工作者,一同探索科普之路,建筑完善的科普傳播體系。

 

(現場活動反響熱烈,散場后觀眾圍在科學家旁邊繼續交流。)

“我是科學家”第18期“你的健康,不止醫生保駕護航”圓滿落幕

圖文簡介

2019年10月19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承辦的“我是科學家”第18期活動在北京市西城區A33劇場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