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一下各位親,隨著最近武漢冠狀病毒的信息不斷更新,什么物品能為出行多帶來點安全感?


沉思數秒再聯想一下昨晚的院士連線,我們更加確定了有一樣重要的物品是——口罩


(圖片來源微博)


嗯~廢話不多說,為了避免大家陷入選擇困難癥,我們開門見山直接曬出管用的——醫用外科口罩,并附上一份口罩說明書。

產品名稱:醫用外科口罩


用途:防飛沫;外用。


成份:三層結構,外層與內層是防粘布,中層是起關鍵作用的熔噴布。


性狀:如上圖所示。


適用時機:1. 為防止將疾病傳染給他人,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癥狀時;2.醫院看病/探望;病毒流行季節;3.人流量大的公共場合尤其是通風不良處如電影院、超市、地鐵等。


用法用量:每次一片,每4小時更換一片。


注意事項:


  1. 分清口罩上下、正反面,上方內有鼻夾金屬條,一般正面有顏色,反面淺色。






    網絡上流傳正反有別,但實際上對于口罩來說,最關鍵的是中層的熔噴布,這是一層孔隙很小、密度高的纖維,起到95%以上的過濾效果,從防護效果來看,正反兩面并無差別。


    我們會注意到,有顏色的外層比較薄,內層較厚,這是因為外層往往有商品Logo,主要起簡單隔離和美觀的作用;內層因為要和我們的臉貼合需要防潮濕,所以設計得厚點,我們戴口罩講究正反面的原因也在此。


  2. 戴口罩前要洗手。因為口罩是相對無菌的,如果手比較臟就去觸摸口罩,會把手上的臟東西蹭到口罩上,要知道冠狀病毒在普通紙上也能蹦跶個2-3天,這樣口罩就白戴了。 


  3. 為避免過快潮濕,記得口罩反面朝內,有金屬條的一端朝上,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


  4. 用雙手緊壓鼻梁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皺,更好覆蓋鼻子、嘴巴。


  5. 正確的戴法可以避免氣體從鼻梁兩側出入,從而發揮口罩的過濾及換氣功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那么,需要N95口罩嗎?


從防病毒的效果對比來看,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

如果要順便防PM2.5的話再考慮N95!

這是神刊JAMA告訴我們滴!


最后,再敲下小黑板:


  1. 佩戴前要洗手;摘除口罩后也要洗手;


  2. 分清口罩內外、上下(淺色面為內,深色面或有圖標的為外,帶鼻夾部為上),不能兩面輪流戴;


  3. 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


  4. 最好每4小時更換,如變潮濕、破損應立即更換。


祝愿大家都過個平安健康年!

---

作者:林碧娟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藥學部腫瘤專業臨床藥師。臨床醫學碩士;醫學博士(腫瘤藥理專業),主治醫師;福建省抗癌協會腫瘤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 ;曾于腫瘤內科工作近5年,主要工作方向:血液腫瘤臨床藥學。



病毒來襲,為您附上一份口罩使用說明書

圖文簡介

病毒來襲莫恐慌,佩戴口罩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