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的蕓薹祖先不甘寂寞,與野生的黑芥高調(diào)結合,于是繁衍出了龐大的芥菜家族。

至于我們吃的芥末墩上的黃芥末就在其中,那其實是芥菜種子磨制而成的醬料,這才是芥末的本源。小小的白色芥菜籽兒竟然有翻動世界的力量。

這樣說,可能大家會感覺芥末的歷史好短,實際上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悠久的食用黃芥末的歷史。


老北京名菜芥末墩

芥菜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在春秋時期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就收集種子來制作芥末了。

在《禮記》中有這樣的描述——“芥醬魚膾”,“膾,春用蔥,秋用芥”。注意!這個時候我們的祖先可是用黃芥末來搭配生魚片來吃的。

在同一時期的古羅馬,芥末也開始傳播和盛行。據(jù)說在羅馬,人們是從“芥末葡萄汁”(burning must)來認識這種植物的,那是多么奇異的味道。


不過這不妨礙羅馬人對芥末的執(zhí)著,他們還會把芥菜籽與黑胡椒、茴香、蒔蘿等等香料混合在一起做成烤野豬的醬汁。

但很少像我們中國人用的那么純粹。


原來黃芥末才是搭配生魚片的正宗!

圖文簡介

芥末的蕓薹祖先不甘寂寞,與野生的黑芥高調(diào)結合,于是繁衍出了龐大的芥菜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