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傳的沸沸揚揚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好像突然發生了重大變化:1月18日,武漢新增59例確診病例;1月19日,武漢新增77例確診病例。
而之前一共才62例。
另外,媒體今天報道,北京發現2例,廣東發現1例,浙江有5例正在復核結果(可能性很大)。
加上之前外地、外國出現的病例,全部都是從武漢出來的,病毒傳播的源頭無疑了。
有同學找我打聽有沒有“內部消息”,我這兒并沒有,不過可以分享一下看法。
1、關于突然增加的病例數。
之前的確診病例較少,可能有低估,可能有檢測結果需要復核的因素,并非瞞報。
作為疾控系統的老人,我還是相信SARS之后建立起來的傳染病防控體系。
隨著檢測手段完善,防控措施升級,以及不得不繼續的春運人口遷徙,不排除病例數量還會快速增加的可能性。
如果未來幾天再出現“X省/市出現確診病例”,我覺得挺正常,畢竟武漢是交通樞紐,新一線城市。
2、關于病毒的傳染性。
目前看只能說可能存在人傳人(有家庭聚集性病例),但即使能傳染,傳染力也非常有限。
最直接的證據,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的,至今沒有一例發病的。
你就想想每年冬天,你身邊的同事、同學、親人紛紛中招(流感),傳染性不比這個強嗎?
武漢有上千萬人口,出現百十來個病人,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
衛生系統的嚴防姿態其實也是密切監控、防備萬一,畢竟是新發病毒,又是春節這個特殊的時段,要適當的“殺雞用牛刀”。
3、關于病毒的殺傷力。
至少目前看到的數據,它比流感病毒差遠了,公眾的反應更多的是對未知的恐懼。
如果和去年1月的流感暴發比較,大概差了2-3個數量級(100-1000倍)。
我認為官方的“可防可控可治”的判斷沒什么問題,人家是專家用科學數據來研判的,應該比我們這些局外人猜測來得準確。
----------
下面列舉了一些數據,請自己感受一下。
*國家衛健委:2019年1月份流行性感冒發病數為608511,死亡數為143。
*美國CDC:全球每年有多達65萬人死于與季節性流感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
*中日友好醫院:2016-2018年累計收治成人流感住院患者574例,住院病死率為9.8%。
流感只因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
4、關于病毒的源頭。
目前沒有答案,這個和當年的SARS有點像,果子貍是個背鍋的。
早期絕大多數病例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市場內有野生動物偷摸銷售),有些病人沒去華南海鮮市場,但去過其他生鮮市場。
目前醫院排查可疑病例時特別關注“是否去過農貿市場和接觸野生動物”,所以幾乎可以肯定是動物源性的,是吃貨惹的禍。
5、關于病毒的特點。
潛伏期可以達到12天,多數患者40歲以上,尚無兒童發病。
下面說說預防措施。
1、戴口罩。無論N95還是普通醫用口罩都可以降低病毒暴露,一次性口罩要及時更換,丟棄的時候要放到密閉容器(帶蓋子的垃圾桶、塑料袋等)。
2、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打肥皂)、洗臉、洗鼻;不要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最好用紙巾遮擋口鼻,并及時洗手;不要用臟手揉眼睛。
3、遠離人群。注意家庭通風,少去人群聚集區,尤其是封閉空間,例如影院、商超。遠離咳嗽、發燒患者,如需密切接觸,注意戴口罩防護。
4、不去有活畜禽交易的市場,少接觸野生動物及其排泄物,不吃野味(包括提供野味的餐館)。
5、家庭烹飪注意生熟分開和燒熟煮透,操作期間注意衛生(參見第2條)。
6、如有發燒、干咳癥狀,及時就醫。
其實和預防流感或禽流感的建議大同小異。
這玩意也就是新出現,要是多來幾次,就習慣了。
另外,我年三十回武漢,萬一中招了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被隔離的感受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