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飛行,特別是長期飛行,長時間的失重狀態、狹小的密閉艙室、艙內單調的背景噪聲、相對枯燥的生活與工作、有限的相處伙伴、遠離家庭和親人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航天員產生一系列心理的、社會的問題,容易發生所謂“飛行中航天員的心理障礙”,表現為憂慮、厭倦、抑郁、思念親人、乘員間人際關系緊張、內部凝聚力降低等。這些消極的心理反應如不克服,將會影響到航天員的健康和工作,甚至影響飛行任務的完成。

所以,航天特殊環境因素對于人體心理的影響及其防護,是航天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為了保證航天員的心理健康,保證航天員良好的工作能力與效率,保證航天乘員之間良好的心理相容性、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協同能力,圍繞著航天心理學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并在航天員選拔、培養和航天任務支持中采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航天員的選拔和訓練。心理選拔已成為航天員選拔的重要環節,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測試評估手段,加上對航天員以往經歷和現實表現的調查分析,進行綜合評價,在此基礎上,保證心理素質優秀的人員入選。心理訓練是貫穿于航天員訓練全過程的長線訓練項目。實踐表明,飛行中的航天員的心理—生理反應是有比較大的個體差異的。同樣的飛行環境條件下,有的航天員出現心理障礙,多數航天員則表現出十分優秀的心理品質。即便短時間出現輕微的心理障礙或生理系統調節障礙,也能通過自身的調控較快地得到調整。所以在航天乘員組選配上,除了航天員個體的優秀能力和品質外,乘員間的心理相容和互補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是加強對于航天員的心理支持,特別是飛行任務中的心理支持。在航天器艙容和能源等條件許可下,盡可能為航天員創造舒適的生活與活動空間,提供盡量與地面使用習慣相近的個人生活保障設施(如餐廳、廁所等),特別是保障航天員靜息、睡眠、如廁等方面的個人隱私,建立科學的作息制度,調節好飲食。為了防止航天員在長期太空飛行中出現思戀、厭煩和心理孤獨等心理障礙,地面對于乘組人員的心理支持也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完成任務所安排的正常的天地通信外,還專門安排航天員與地面航天醫生的私密性通話,以便醫生對于航天員的生理、心理狀態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并能及時給航天員以指導和支持。長期飛行中定期安排航天員與家人的私人通話,適當安排天地之間航天員與家人、朋友乃至心愛的寵物的特殊party,以活躍枯燥的飛行生活,調節航天員的緊張心理。

航天員John M. Lounge在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中與家人通話

航天員們聚在團結號節點艙中看電影《火星人》

 

航天員在太空飛行,遠離親人,遠離家庭,他們心里害怕嗎?有沒有人得孤獨癥?

圖文簡介

航天特殊環境因素對于人體心理的影響及其防護,是航天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