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層面上看,航天員在飛船或其他載人航天器上收發電子郵件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例如,出生于印度的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女航天員卡爾帕娜·查烏拉,在太空發給她母校——印度旁遮普工學院全體師生的一封電子郵件寫道:“只要你有眼光去發現,只要你有勇氣去實踐,只要你有恒心去堅持,你一定會把美好的夢想變成成功的現實。”
載人航天器與地面的無線電通信是通過航天測控通信網實現的。航天測控通信網是一個由地面飛行指揮控制中心,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測控通信站和測控通信船,以及目標飛行器組成的天地一體化的測控通信網絡,在可能的條件下還將納入中繼衛星,以增強通信能力,擴大測控通信覆蓋范圍。
深空測控網的地面天線
嫦娥二號探測器飛行任務測控布局
載人航天器及航天員與地面的所有信息交互,包括數據通信、語音通信、圖像通信、遙測、指令信息傳輸等都是通過航天測控通信網執行的。說到這里,我們就應該清楚了,航天員在天上收發電子郵件與地面操作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他并不是通過計算機與因特網連接并直接在網上進行電子郵件的收發的,而是必須依靠航天測控網提供的支持。具體來說,航天員將他要發送的電子郵件傳送給航天器的數管與通信系統,組合到下傳的數據信息包中,通過下行通道發送到地面,地面站收到信息后傳輸給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解包”后再通過因特網將航天員的電子郵件轉發出去。反過來,發送給航天員電子郵箱的信件,也可以由地面提取之后納入數據包,通過上行通道發送到航天器數管與通信系統,解包后傳遞給航天員。上述過程可以用一句話加以概述:航天員在太空中收發電子郵件必須通過航天測控網“中轉”。當然,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后,電子郵件的私密性是得以保護的。
網上聊天要求即時性,并需要占有較長的通信時段。航天測控網的主要功能是保證航天器的安全運行,保障航天員的健康和安全,保障各項有效載荷任務的完成,尤其在上、下行通信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開通“網上聊天”是不可行的。也許,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和中繼衛星的使用,在未來“網上聊天”可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