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有真相 | 煙草野火病害高清圖譜與防治技術
(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
近年來隨著煙草栽培制度的變化,煙草病害的發生越發嚴重,給煙草生產造成很大損失。為有效防治煙草病害,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煙草野火病的識別與防治方法。
危害
在我國各煙區均有發生,在河南、山東、遼寧、黑龍江、吉林、云南、貴州等省多有發生。近年來,該病在貴州道真、思南、長順、福泉、六盤水等地有零星發生,屬次要病害。
煙草野火病在烤煙上的危害 (引自商勝華等)
煙草野火病在烤煙上的危害
煙草野火病在烤煙上的危害
癥狀
烤煙苗期和大田期均可發生,以大田期為害葉片為主。發病初期產生褐色水漬狀小圓點,周圍有很寬的黃色暈圈,以后病斑擴大,直徑可達1~2cm,嚴重時病斑合并成不規則大斑,常有不規則輪紋。特殊條件下暈圈不加寬不愈合,產生許多小的圓形黃暈圈,但一般少見。天氣潮濕時病部表面有薄層溢膿,干燥時病斑枯焦破碎、脫落呈穿孔;嫩莖、蒴果、萼片發病后,產生不規則形小斑,初呈水漬狀,后變褐色。莖上病斑略下陷,黃色暈圈不明顯;多雨潮濕條件下,幼苗受害腐爛倒伏,可造成大片死苗。
煙草野火病在煙草葉片上的癥狀
煙草野火病在煙草葉片上的癥狀
發生規律
煙草種子、病殘體是此菌的主要越冬場所,此外,尚可寄生于許多作物和雜草的根系附近越冬,而不引起這些植物發病。煙株發病后,病斑上的菌膿,借雨水的沖濺而傳播引起再侵染。葉片的氣孔和傷口是病菌的侵入點。因此,7~8月份的高溫多雨,特別是暴風雨,使煙株相互摩擦造成傷門,利于病原菌的傳播和侵入,因而加重發病。該菌生長溫度10~34℃,最適溫度14~30℃。除適宜溫度條件外,雨水多,雨量大,特別是暴風雨常引致野火病大發生。田間施氮過多,葉片幼嫩,貪青晚熟,濕度過大,打頂過早或過低發病較重。
病原菌
病原為假單胞桿菌屬,丁香假單胞菌煙草致病變種(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菌體為短桿狀,無莢膜,不產生芽胞,革蘭氏染色陰性,單極生鞭毛1~4根。在牛肉汁培養基上的典型菌落初透明,后白色或灰白色,微突起,邊沿透明,菌落均勻無顆粒,中心暗黃色。病菌好氣性,生長溫度限2~37℃、最適24~32℃,致死溫度45~51℃、10min。該菌能分泌細菌毒素,破壞葉綠體結構和功能,使葉片產生褪綠斑呈黃暈。寄主范圍很廣,可侵染煙草、馬鈴薯、番茄、辣椒、茄子、黃瓜、大豆、菜豆、豇豆、豌豆、白菜、曼陀羅、龍葵、薺菜、稗、蓼等23個屬的植物。
煙草野火病菌在平板上的菌落形態 (引自曹毅)
煙草野火病原菌 (引自曹毅)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常發病區不要套種小麥;煙地深翻;高起壟深開溝;平衡施肥與合理打頂留葉;及時處理病葉、底腳葉、煙桿及其殘體。
(2)藥劑防治:針對易發區域,于發病前用80%波爾多粉劑600倍液噴施一次預防。發病初期選用20%噻唑鋅懸浮劑、20%噻菌銅懸浮劑、77%硫酸銅鈣可濕性粉劑、86.2%氧化亞銅可濕性粉劑、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等細菌性殺菌劑噴霧1~3次,間隔7~10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