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戒不掉煙的煙民大概都與煙有過相愛相殺的故事。

但恐怕很少有人真正傾聽他們為什么抽了戒,戒了抽,甚至揚言要抽到死。


煙到底有什么好?


我們邀請了13位資深煙民,拍攝了一部社會實驗訪談片《吸煙有“理”》,盡數他們堅持吸煙的N種理由。



2014年,姍姍的父親患病,她跑了幾家醫院,醫生都告訴她做不了手術。在她絕望時,身邊剛好有一位正準備點煙的陌生大哥,姍姍不自覺拿過大哥手中的煙,搶了他的火給點上。在深深地吸了一口煙之后,她才感覺整個人伸展開來。回過神后,姍姍第一時間向大哥道歉,當時大哥的話安慰了她:“哎,大家都抽煙,一抽解千愁嘛。” 



多年前的一個夏天,隱士小甜餅樂隊的貝斯手李安寧住在一個平房里,喝了酒,就著煙,忽然想到了一個美妙的旋律。半夜,他被滿屋子的煙味嗆醒了,床單被燙出一洞。第二天,樂隊成員來屋里一看,擠兌他:“你怎么自己在床上燒烤?”


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在忙碌了一天終于歇下來的時刻,在不得不熬過去的深夜,在只能靠自己挺過的人生難關……煙就像一個生命一樣,一點一點燃燒,陪伴每一個疲憊孤獨的人。

然而,如同一朵惡之花,在提供片刻溫存的背后,煙也在一點一點吞噬你的生命。

2019年11月25日,在北京腫瘤醫院的住院病房里,我見到了剛做完肺部切除手術5天的呂先生。在抽了40多年煙后的一個冬天,他開始咳嗽特別厲害,3個月前被診斷為肺癌,以為這輩子就徹底完了,好在一場手術挽回了他的生命。談到從死亡線上被拉回的第二次生命,呂先生突然掩面痛哭,這一次,他開始知道珍惜生命的分量。


當天,住在呂先生隔壁病房的石先生,正坐立不安地等待第二天的肺部切除手術。在他村里,有一個老頭,從16歲就抽煙,抽到80來歲身體也挺好。因此,抽了二十多年煙的呂先生從沒有想象過肺癌會降臨自己身上,直到前不久的體檢中被意外發現了肺癌。呂先生來自農村,家里種地瓜,治療所需要的費用是向街坊鄰居一筆一筆借的,之后只能靠打工的兒子、女兒用上5年時間才有可能償還完。


病房門口,隱忍太久的呂先生妻子忍不住偷偷哭了......

一星期后的深夜,陳先生因為心臟病復發第三次被送進北京胸科醫院的重癥室。過去的人生中,他每天抽三包半煙,病了之后,還是一天兩包煙地抽。一年前,因為吸煙堵塞心血管,陳先生做過兩次手術、植了四個心臟支架。再一次與死神擦肩,全身插滿管子的他這回再也不想抽了。

醫院里,每天都上演著人間悲歡

有的是出于迫不得已,有的本可避免


因為吸煙患病后,他們中的一些人永遠失去勞動能力;一些人債臺高筑,不得不拖累子女;一些人再也沒有被搶救回來……

盡管癌癥的發生屬于概率事件,但抽煙會大大增加被概率選中的機會。

北京朝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傅毅立在接受有來醫生采訪時稱:“如果一個人從來不吸煙,到了75歲時,他可能發生肺惡性腫瘤的機會只有0.3%;但如果他從小一直吸煙,那么他發生肺惡性腫瘤的幾率可以高達16%。而如果他去戒煙了,假如從30歲開始戒煙,那么到75歲的時候,他肺惡性腫瘤的發生幾率可以降低到2%;如果從50歲才開始戒煙,那么幾率是6%。所以,戒煙越早越好,煙吸越少越好。”


看完這條片,更想抽煙了!

圖文簡介

盡管癌癥的發生屬于概率事件,但抽煙會大大增加被概率選中的機會。所以,戒煙越早越好,煙吸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