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寒冷海域里生物質樸而務實的生存策略,那些棲息在熱帶珊瑚礁區域的物種,保命手段近乎于“炫技”。稀缺的海洋資源和多樣的物種分布,使它們為了贏得生存競爭不得不絞盡腦汁整出各種“幺蛾子”,永無休止的“軍備競賽”也帶來了五彩斑斕的珊瑚礁眾生相。

粒突箱鲀[tún]就是這樣一種外表浮夸的小魚,它的殺手锏是賣得一臉無敵好萌,使發現它的天敵無不內心融化而后心生憐惜(霧)。


珊瑚叢里的藝術品

粒突箱鲀(Ostracion cubicus),鲀形目箱鲀科箱鲀屬魚類,英文俗名“yellow boxfish”,小黃盒子般的外形恰如其名,在水族市場又俗稱“木瓜魚”。粒突箱鲀是一種活躍于熱帶、亞熱帶的海水魚,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以及紅海的潟[xì]湖(海灣被沙洲所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或珊瑚礁區域。

粒突箱鲀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別致的外形和辣眼的體色,魚身近似正立方體或長方體,鱗片特化成骨質盾板,衍生出了四棱狀的堅硬外殼,表皮粗糙,就像充了氣然后又石化了一般。魚口較小,唇厚而向前突出,一副“憋說話,吻我”的表情。主要依靠體側和尾部的小鰭來敏捷地游動并保持身體穩定。


粒突箱鲀迷幻鮮艷的色彩造型像極了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波點藝術。極簡的超現實抽象表現力,無窮的圓點和艷麗的色彩重疊成一片海洋,在絢麗多彩的珊瑚叢中,混淆了真實空間的存在,只有陣陣眩暈和不知寄身何處的迷惑感,活生生能把天敵看傻的節奏。


歲月啊,是把鈍了口的刀

粒突箱鲀幼魚的頭部及身體呈現鮮艷的明亮黃色,周身均勻散布著許多與瞳孔大小相仿的黑色斑點,外殼的棱角還不明顯,神似一顆黃底黑斑的小球,直徑只有1~2厘米。

隨著幼魚漸漸長大,黑色斑點的比例也漸漸變小,鮮亮體色逐漸趨于暗淡,轉變為暗黃的芥末色;鱗片特化成的骨質盾板的外殼輪廓越發清晰,寬寬的帶有圓角,身形也漸漸拉長。


成年的粒突箱鲀,魚身呈黃褐色或藍灰色,體甲每一片中央都有鑲黑緣的淡藍色、白色斑塊或黑色斑塊。雄魚個體偏藍灰色,骨板接縫處鑲有淡黃色,雌魚體色則略帶橄欖色。粒突箱鲀最大體長可達45厘米左右,不得不感慨,時間就是一把憂傷的銼刀。


珊瑚叢中的生存高手

粒突箱鲀的繁殖期一般在春季,一條雄魚通常會擁有2~4條“后宮”,親魚交配產出浮游性的魚卵。孵化出的仔魚經過一段時間的隨波逐流,漸漸遷徙至內灣或半遮蔽的珊瑚礁坡上。

幼魚喜歡棲息和藏匿于珊瑚叢,比如鹿角珊瑚(Acropora spp.)的陰暗處。主要以有機碎屑、藻類、海綿、小蠕蟲等為食,成魚一般在巖礁邊緣近沙地的半遮蔽或洞穴附近出沒,除了上述獵物也會攝食甲殼類或小型魚類。


粒突箱鲀通常獨立生活,尤其是幼魚生性膽小,但對于御敵它們也很有一套。體表那種明亮色彩和斑點對于任何潛在的捕食者都是一種警告色,因為當它們感受到壓力或受到傷害時,會迅速由皮膚釋放一種箱鲀科魚類特有的神經毒素(Pahutoxin),這種溶血性毒素存在于它們體表的黏液中。

有意思的是,這種神經毒素對于附近水域的任何魚類都是致命的,當然也包括自身。如果它們身處相對封閉的水域,例如在水族箱內,毒素達到一定濃度就可能造成整缸魚的“團滅”。正常情況下,為了不讓自己中毒,它們都是現合成現用的。


除了裝備了兇險的毒器,箱鲀們的身手也極其出眾,雖然速度不快,卻幾乎可以算是珊瑚礁區域最敏捷的魚類之一,它們整日在錯綜復雜的珊瑚枝杈和礁石縫隙中騰轉飛挪,遇到一絲絲危險它們就能在極小的空間內近乎零半徑轉身,輕盈地飛掠到隱蔽處,仿佛一架外星飛行器。

遇到天敵追捕或受到驚嚇時,它們還會迅速沖刺一段距離,在敵人還未反應過來之際,立刻“拉起手剎”,猛打方向再“油門踩到底”,如同彎道漂移一樣,猛地一頭扎進陰影之中。然而箱鲀的身形看起來既不修長也不流線,端莊笨拙得像一整塊吐司,這種體型在游動時會增加不穩定性和水流阻力,到底是什么機制保證了它們游動時的穩定性和機動性?

表面動作笨拙,實際轉向靈活。圖片:AanPiX / youtube

原來這一切都得益于它們那些看似很不起眼的魚鰭,特別是尾鰭和胸鰭。箱鲀游動時會持續地、協調地同步擺動它們的魚鰭;如同輕盈的蜂鳥翅膀一般,擺動的魚鰭可以給運動提供足夠的穩定性,同時還能保證高機動性,讓箱鲀平穩得簡直像一架陀螺儀。

以箱鲀為代表的鲀形目魚類,在漫長的演化歷程中拋棄了普通魚類那些標志性特征,犧牲了閃電般的速度和流線型的體態,卻換來了毒素、盾甲、棘刺和自由膨脹身軀等另類的生存技能,以賣萌的姿態,享受著珊瑚礁間的生活。

一群小呆萌。圖片:Tropical Marine Centre / youtube

本文是物種日歷特約稿件,作者是@薩魚 。


你看這枚“箱子”,像不像草間彌生的波點?

圖文簡介

相比寒冷海域里生物質樸而務實的生存策略,那些棲息在熱帶珊瑚礁區域的物種,保命手段近乎于“炫技”。粒突箱鲀就是這樣一種外表浮夸的小魚,它的殺手锏是賣得一臉無敵好萌,使發現它的天敵無不內心融化而后心生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