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肖攀峰,中國科學院天體物理博士

本文審稿:茍利軍,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教授

 

今天中午,2019年的最后一場日環食天文大戲即將上演。

自北京時間26日10時29分50秒開始,到16時05分43秒結束,21世紀10年代的最后一次日環食將歷時5個多小時。

日環食過程

我國全境都能看到這次日食天象,大家一定不要錯過。

什么是日食?

日食,也是我國古代俗稱的“天狗食日”,是一種由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關系造成的天象。我們都知道,太陽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衛星,月球繞著地球公轉,地球帶著月球一起繞著太陽公轉。

當月球自西向東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的位置,日、月、地幾乎呈一條直線時,原本照向地球的陽光,就會有部分被月球所遮擋,這樣從地球上的特定位置上看,就發生了日食。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為從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陽的視直徑都差不多大小(月球的視直徑約0.48°~0.55°,太陽的視直徑約0.52°~0.54°),所以才有可能發生日食(特別是日全食)。

日食原理

按照日面面積被月球遮擋程度的不同,日食大體可分為三種: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

日全食是日面完全被月球遮擋,日偏食是日面有部分被月球遮擋,而日環食是日面的中心部分被月球遮擋,但其外周一圈仍可看見明亮的日面,就像一個金色的光環戒指一樣。

日環食有啥不一樣?

日環食的成因前邊有提過,和其他種類的日食一樣,也是月球公轉運行到日地之間,擋住了陽光。

日環食

與日全食不同的是,發生日環食時地球和月球的距離相對較遠,因而月球的本影錐不能落在地球表面形成日全食,而是相交于一點后繼續延伸,落在地球表面的是月球的偽本影區,形成的是日環食。

圖片來源:NAOJ

簡單來講,就是此時月球離地球稍微遠了一點,不能完全擋住太陽,把太陽的“邊”給露出來了。

為什么值得看?

此次發生的日食是日環食,雖然這次的日環食也是難得一見的壯觀天象,但是不湊巧的是,對于12月26日的日環食,我國的地理緯度相對靠北,環食帶不從我國的陸地上經過,因此我國只能看到程度不同的日偏食,越往南所能看到的日偏食的食分(描述偏食程度的一個量,數值越大,代表太陽被遮擋的越多)越大。

日全食過程

而且,周四發生的這次日食,也是2019年我國能看到的最后一場日食。雖然不如日全食那么難得一見,但是錯過就得至少再等半年啦,下次日食(恰好也是日環食)發生的時間將是2020年6月21日了。

日環食

值得慶幸的是,2020年的日環食,我國很多地區都位于環食帶上,例如西藏中部、四川中部、湖南中部、江西南部等地。

如何觀看?要注意什么?

發生在12月26日的這次日環食的環食帶從中東地區開始,經印度南端、斯里蘭卡,進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最后結束于西太平洋上。

有條件的小伙伴們,可以在這些地區欣賞到日環食天象。不在環食帶上的小伙伴們也不要遺憾,從南到北,還有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可以觀賞。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觀看日食時,千萬不能眼睛直視太陽,會造成眼睛灼傷,而應該佩戴專用的巴德膜日食觀測鏡,也不能用深色太陽鏡或墨鏡來代替。

同樣地,想要拍攝日食的愛好者們,也要在相機鏡頭前加上合適的巴德膜減光,以免強光對感光元器件造成不可逆的損毀。

此外,要想觀看到日偏食,還需要當地天氣晴好,云少,不下雨哦。

具體我國各城市的日偏食發生時間,可以參考以下的表格。

圖片來源:@天文在線

千萬別錯過!今天中午,一場好戲即將上演…

圖文簡介

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