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紅紅火火。紅紅火火意味著什么?對于小時候的我們來說,看到火一樣紅的一串紅,意味著有甜甜的花蜜可以吃。嘬一口,清冽的花蜜就吸到了嘴里,蜜汁雖然只有一點點,但是甜度極高,嘗個鮮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一串紅是最好認的觀賞花卉,它的花色是純正的朱紅色,這樣鮮艷的紅在全世界所有植物中都比較罕見。鼠尾草屬除了一串紅還有幾種朱紅色花的種類,但是一串紅從花冠到花萼到苞片再到花序梗一身全是朱紅色,是當之無愧的最紅。

一串紅的花冠、花萼、苞片、花序梗都長成了紅色。圖片:余天一

“假冒偽劣薰衣草”的親戚

我從小就認得一串紅,也認得鼠尾草,但是很久以后才把一串紅和鼠尾草聯系起來,因為它和我們熟悉的鼠尾草長得實在不太一樣。亞洲的鼠尾草很少有木本植物,幾乎都是宿根草本植物,地上部分每年春天長出來,到了秋天落葉時死掉,以地下部分的根莖過冬。

但是一串紅這一類南美洲鼠尾草有很多種類是小灌木甚至小喬木,以地上部分過冬。在北方當作一年生草花栽培的一串紅,到了秋末冬初就凍死了,這是因為它是原產巴西熱帶的植物,不耐零攝氏度以下低溫,但是在南方(江浙一帶開始以南),一串紅就可以露地越冬,我經常可以看到一串紅長成灌木。到了一串紅的原產地巴西,一串紅經常長成小樹,那里甚至有它長到8米之高的記錄。

盆栽的一串紅,長成了小灌木。圖片:余天一

一串紅的親戚鳳梨鼠尾草(Salvia elegans),經常長成木本植物。圖片:余天一

不過一串紅有一個特點和亞洲鼠尾草很相似,那就是它也帶有極為濃郁的香氣。鼠尾草屬絕大多數物種都有很重的氣味,其中混雜著與薄荷、松樹、檸檬、香葉(月桂)等等香味植物類似的味道,有些人覺得好聞,有些人覺得太沖鼻。鼠尾草的味道不湊近了一般聞不到,只有碰一碰才會明顯聞到這股味道。鼠尾草屬植物的“味道”來自鼠尾草分泌的精油,而鼠尾草屬的精油大多儲藏在一個特殊結構——腺毛之中,腺毛只有在受到外界干擾的時候才會大量向外散發精油。

蜂鳥做媒,香蜜做聘

看到這樣的紅紅火火,對于小朋友來說是找到了零食,對于一串紅原產地巴西的蜂鳥來說,這個鮮艷的紅色也是“找到好吃的了”的信號。鳥類是一串紅和其它紅色鼠尾草的目標傳粉者,國內常見栽培的南美洲紅色鼠尾草還有鳳梨鼠尾草Salvia elegans、朱唇鼠尾草Salvia hirtella等等,它們在原產地大都是由蜂鳥傳粉的。昆蟲的視覺對于朱紅色和橙紅色這些偏黃的紅色不敏感,很難注意到大紅色或朱紅色的花,但是對于鳥類來說,大紅色和朱紅色是非常鮮艷亮眼的顏色。

為什么這些鼠尾草“決定”要開出朱紅色的花?因為昆蟲并不是這些朱紅色花的目標傳粉者。南美洲的紅色花鼠尾草主要為蜂鳥提供花蜜,所以它們的花蜜量比較大,能夠為蜂鳥這樣的超高能耗動物提供足夠多的酬勞。當蜂鳥努力把喙伸到花冠筒內部舔食花蜜的時候,蜂鳥的頭部會碰觸到雄蕊的花藥,這樣就可以帶走鼠尾草的花粉,當蜂鳥訪問另一個植株的花朵時,就把花粉攜帶到了另一朵花的柱頭上,完成了異株授粉。如果這時候昆蟲也來湊熱鬧,把本該屬于蜂鳥的酬勞搶走,之后再去訪問其它物種的花朵,這會使得鼠尾草的花粉和花蜜白白浪費掉了,花蜜再多也還是不夠。

但是自然之中的實際情況其實比這要復雜得多,可以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些朱紅色的鼠尾草除了花朵的顏色,還有其它措施防止昆蟲來采蜜。南美洲的朱紅色花鼠尾草大多有很長的花管(花冠筒),長過了絕大部分昆蟲的口器,昆蟲即使在花冠的開口處使勁兒往里夠,也很難夠到花冠最基部的花蜜。

另外,很多南美洲鼠尾草它們的花冠下唇很窄小。唇形科植物的花冠一般在開口處分成上下兩部分(“唇”),上下唇有不同的功能。鼠尾草屬的下唇有時候擴大并且平展,這是昆蟲傳粉者的“停機坪”,它們可以抓住下唇往花冠里探索,歐亞大陸的鼠尾草主要由昆蟲傳粉,所以花冠下唇比較大的種類很多。但是美洲的蜂鳥作為傳粉者喜歡一邊飛行一邊取食,這使得它們不需要“停機坪”。

不讓吸?咬爛你!

就在前幾天,我注意到一段在中國南方拍攝的視頻中,叉尾太陽鳥也被栽培觀賞的鼠尾草吸引來取食了。亞洲和非洲沒有蜂鳥,但是在亞洲南部和非洲南部,很多植物類群中也出現了大紅色和朱紅色花的物種,同時這些紅色花很多也有大量的花蜜——這些植物的傳粉者主要是太陽鳥。太陽鳥科的鳥類對紅色也非常敏感,不過它們傾向于抓著植物的枝條取食花蜜。有些植物為了方便太陽鳥取食,甚至單獨長出了讓它攀附的枝干,比如南非的狒狒花屬Babiana ringens,這也是傳粉的選擇壓力下出現的另一個演化方向。

不過昆蟲也自有它們的辦法。在沒有蜂鳥和太陽鳥的歐亞大陸溫帶,紅色的鼠尾草被廣泛栽培,但是它們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真正適合的傳粉者。昆蟲看到了花蜜這么豐厚的花朵,一定也不想錯過。有些昆蟲有強勁的嚼吸式口器,比如蜜蜂和熊蜂,它們經常會爬到花冠和花萼的交接處,把花冠筒咬開一個洞,強行舔食里面的花蜜,這是很有趣的盜蜜行為,其實在本土很多有長花冠筒的植物上也能見到,比如紫堇屬和牽牛屬植物。

在沒有蜂鳥的亞洲,昆蟲會咬破一串紅的萼片和花冠盜蜜。圖片:余天一

杠桿,不止能翹地球

鼠尾草屬還有一個與傳粉有關的秘密,也是鼠尾草屬所具有的最精巧、最奇特的結構,其實并不在意花冠上,而是藏在它的雄蕊中。唇形科其它大部分屬的物種都有4個雄蕊,但是鼠尾草則完全不同,它的雄蕊只有兩枚,每一個雄蕊其實都是兩個雄蕊生長在一起形成的。雄蕊的藥隔上臂有花藥,藥隔下臂的花藥大多不發育或者直接消失了。

一串紅花結構圖解,主要展示雄蕊藥隔的上臂和下臂。圖片:余天一

鼠尾草屬大部分物種都有奇特的杠桿結構雄蕊,但是鼠尾草是唇形科最大的屬,它的分化方向也非常多樣,我們可以在鼠尾草屬不同的分支中看到完全不同的雄蕊結構。神奇的是,看起來相似的雄蕊杠桿結構,在鼠尾草中居然是多次分別出現的,這也許說明了杠桿狀雄蕊是一個很有優勢的結構。

僅僅在南美洲鼠尾草中,就出現了3到4類不同的雄蕊結構,還有很多種類的雄蕊無法被歸類。有些南美洲鼠尾草的杠桿結構是可以活動的,雄蕊藥隔很長,藥隔下臂把通向花蜜的花冠筒完全擋住了,相當于是花蜜的一道“門”。這一類鼠尾草的雄蕊大多藏在花冠上唇中,只有鳥類把喙伸入花冠筒中,而且懟到了藥隔下臂,藥隔下臂這道“門”才會打開,花蜜才會露出來,同時藏在花冠上唇里的雄蕊受到杠桿作用被壓下來,打到蜂鳥的頭上完成傳粉。

另一類鼠尾草比前面這一類鼠尾草要更加開放,一串紅就屬于這一類鼠尾草。它們的杠桿結構是幾乎不能活動的,實際上失去了杠桿的功能,藥隔下臂不完全把花蜜擋住,雄蕊也直接露在花管上唇外面。當傳粉的鳥類來取食花蜜時,它不需要懟到藥隔下臂就會碰到花粉,直接完成傳粉。

近看一串紅的花,可以看到雌蕊柱頭和雄蕊花藥都是露出花冠上唇的。圖片:余天一

紅紅火火一串紅

那我們人類為什么也會覺得一串紅的朱紅色很顯眼?這其實是進化上發生的一個巧合。哺乳動物大多沒有三色視覺,這可能是因為哺乳動物的祖先傾向于在夜間活動的習性而導致的。大部分哺乳動物只能看到以藍色系和綠色系顏色為主的色彩,紅色、橙色和紫色雖然也可能感受到,但是非常模糊含混。但是靈長目動物重新獲得了三色視覺,關于這個現象有很多假說,可能是因為靈長類主要在樹林中活動,主要采集紅色的果實和的剛長出來的紅色嫩葉為食。所以人類看到紅色的花或者果實,也會和鳥類差不多,一下子就被吸引住。對于靈長目動物和鳥類來說,紅色就意味著能夠填飽肚子,意味著能活下去。

在一串紅的原產地,它和它的鼠尾草屬親戚們也都要掙扎著活下去。只是因為一串紅恰好長成了人類能看到的朱紅色,不小心受到人類的喜愛,結果現在變成了全世界范圍最常見的觀賞花卉,還被培育出了多個不同顏色的品種。而一串紅和其它朱紅色鼠尾草與蜂鳥的緊密關系,也是在巧合中逐漸確立的,這樣的一系列巧合,造就了我們身邊的風景,使得我們可以欣賞到身邊的紅紅火火。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6年第1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作者@余天一。


看到紅色就覺得喜慶?鳥兒也這么覺得

圖文簡介

新的一年,新的紅紅火火。對于小時候的我們來說,看到火一樣紅的一串紅,意味著有甜甜的花蜜可以吃。嘬一口,清冽的花蜜就吸到了嘴里,蜜汁雖然只有一點點,但是甜度極高,嘗個鮮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