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切開的瓜果暴露在空氣中,不久就會引來一群群頭上頂著兩塊“紅寶石”的小飛蟲,尤其是在夏季。這些小飛蟲就是果蠅,紅寶石似的復眼就是它們的典型特征。


其實,但凡含糖量高點的水果暴露在夏季空氣中過久,都會引來果蠅,而扔進垃圾桶的果皮更是它們群集尋歡的絕佳場所。如果你突然靠近垃圾桶,果蠅就會受驚飛散,懟你臉上,甚至可能被你吸進鼻孔里。

今天的主角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就是最常見的果蠅之一。



誰不愛新鮮水果呢

黑腹果蠅是一種世界性廣布的昆蟲,成蟲長著一對發達的膜翅和一對退化的棒翅,通體黃色,腹有黑紋(日歷娘:并不是腹黑)。黑腹果蠅有雌雄之分,除生殖器不一樣,它們在外觀上還有很多差別:

左:雌性體型較大,腹部末端稍尖,腹部背側有5條黑紋,腹部6個腹片,無性梳。右:雄性體型較小,腹部末端鈍圓,腹部背側有3條黑紋,腹部4個腹片,在前足第一跗節末端外側有黑色鬃毛狀性梳。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節,因此這里的“腹部”并不是說通常意義上的肚子。圖片:Floris van Breugel / naturepl;Madboy74 / wikimedia

黑腹果蠅成蟲食性較廣,完全成熟的水果散發出的甜香味對它們很有吸引力。雌性成蟲在交配后會選擇食物充足的場所產卵,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腐爛發酵的水果,成熟度較高的新鮮水果也是它們的備選目標。黑腹果蠅的產卵器并不十分鋒利,它只能刺破果皮較柔軟的高成熟度的水果,并把卵產到水果內部,或者直接在水果表面、傷口等地方產卵。

黑腹果蠅幼蟲孵化后,就會日夜不停地進食。幼蟲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其次為果肉等;如果不取食酵母,幼蟲就不能完成發育。孵化后的幼蟲需經過兩次蛻皮變成三齡幼蟲;三齡幼蟲吃飽喝足后會選擇干燥的隱蔽場所化蛹,最后再羽化為成蟲。

黑腹果蠅的幼蟲,說白了就是一種。幼蟲通體白色甚至有些發黃,全身無腿,但可以借助腹部的鬃毛來爬行。它的頭部退化,沒有眼睛或觸角,卻有一張尖嘴(刮吸式口器);另外它的頭部還有一對黑色的口鉤。


諾獎“孵化器”

黑腹果蠅是遺傳學研究的模式生物,科學家們通過飼養和研究黑腹果蠅探明許多科學現象。

還記得摩爾根實驗室中那只死前抖擻精神,與紅眼果蠅交配并成功留下后代的白眼果蠅嘛?正是通過對它及其后代的研究,美國生物學家摩爾根提出遺傳學三大定律之一的“基因連鎖-交換定律”,并獲得193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在科學家們魔術般的實驗操作下,果蠅還發生了各種各樣的突變,有的長出四只膜翅,有的全身長滿紅色大復眼。


黑腹果蠅“孵化”的諾獎不在少數。不過除了它,還有另一種叫做擬果蠅Drosophila simulans)的果蠅同樣受到科學家們的青睞。

因為國際貿易日漸頻繁,科學研究不斷向前發展,擬果蠅與黑腹果蠅目前已經在世界多地安家。它們長相相似,最開始養殖和研究黑腹果蠅的科學家完全沒有注意到擬果蠅存在,還一直把它當作黑腹果蠅來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性也十分相似,比如同為楊梅蛆的重要成員。

其實,這兩種果蠅間有一個重大的差異:黑腹果蠅特別喜歡往室內跑,而擬果蠅則特別討厭呆在室內。所以家中出現的果蠅不太可能是擬果蠅。


有小白蟲?大膽吃!

小時候家里常腌制豆瓣醬,有次媽媽讓我清洗盛過豆瓣醬的玻璃瓶,貪玩的我舀進瓶子半瓢水就跑去看動畫片了,再次想起這事兒已經過去了一星期。當我再看到玻璃瓶時,只見瓶口、瓶壁上爬滿了蛆,瓶內水里還有蛆在游動,淹死的蛆已然沉入瓶底。瓶口飛舞著的紅眼睛黑腹果蠅,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

我忍著淚把瓶子洗干凈,從此再也沒吃過這個瓶子腌的東西。

不只是破損的水果,幾乎所有與發酵有關的含糖環境都可以找到黑腹果蠅的蹤影,比如泡菜、豆瓣醬等腌制食品,楊梅、櫻桃等新鮮水果,甚至是糞便、糞坑、尸體等“極端”環境。


你可能要問,櫻桃、楊梅等時令水果每年都要買,到底能不能放心吃?

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不要怕,那些白色小蟲子就是蛆,是果蠅幼蟲,放心吃,大膽吃,反正是動物蛋白,吃不死人!

有人覺得生蛆的楊梅和櫻桃是因為摘下來太久而沒有做好保鮮措施,不新鮮才會生蛆。其實不然。當它們還在枝頭上沒被摘下來時,可能就已經生蛆了。


除了櫻桃和楊梅,荔枝、芒果、橘子等很多水果都容易生蛆,下次摘掉荔枝果蒂后,第一步要看看里面有沒有白色小肉蟲。跟這些水果里的蛆比起來,櫻桃和楊梅里的蛆就顯得小很多。這些蛆可以統一叫做“水果蛆”

生蛆的水果都是蛆媽媽為蛆寶寶精心挑選的又甜又好吃的水果。蛆寶寶出生后會在果實內鉆來鉆去取食果肉,果實內部組織會慢慢變成褐色甚至腐爛,果實在枝頭時還會逐漸變黃、掉落。最后,蛆寶寶會從果實內鉆出來到落葉堆或土里化蛹,變為成蟲繼續完成自己繁衍后代的使命。


果蠅體型小,發生速度快,繁殖和生存能力強,對田間櫻桃和楊梅的危害非常大;櫻桃和楊梅收獲后,果蠅還可以轉移到鄰近果園,繼續危害。果蠅一旦爆發,農民一年的收成可能就打水飄,但農民又沒太多特別有效的防治方法,果實成熟期不能打藥,打藥就賣不出貨,但不打就生蛆,也賣不出貨。農民太難了。

實際生產中,有人會利用糖醋液誘劑,對果蠅成蟲進行誘殺。


怎樣避免果蠅

在市面上,如何避免買到含有果蠅幼蟲的櫻桃和楊梅呢?

以紅色大櫻桃(包括車厘子)為例。生蛆的櫻桃表面會有淺褐色小圈,手指輕按會發軟,嚴重些的果子會出現小洞。所以挑選時一定要注意避開長有褐色小圈甚至小洞的果子。不過發軟并不一定有蛆,可能是運輸過程中碰撞擠壓所致。


至于楊梅,真不好挑選,可依據外表有沒有小洞、褐色小圈或者有無蛆爬在楊梅上來判斷。如果你在買來的櫻桃和楊梅里發現蛆,那購買的一整袋水果里可能絕大部分都有蛆,尤其是楊梅。

有人說可以用鹽水浸泡逼出果子里的蛆,這對楊梅蛆有用,對櫻桃蛆不太有效果,而且這么做也會使楊梅口感大打折扣。

其實說句老實話,目前市面上沒有蛆的櫻桃或楊梅很少。所以,你可能早已生嚼過好幾條可憐弱小又無助的蛆寶寶了呢。當它們在你口中爆漿時,你的良心不會痛嘛。


最后再教大家一些生活小技巧

打掃好衛生,擰緊裝腌制品的容器蓋子,及時丟棄果皮瓜皮,及時把水果放冰箱保存,是避免果蠅最好的辦法。

但萬一家里真的出現煩人的果蠅怎么辦?可以嘗試誘集法。

方法一

用一小塊西瓜放到塑料袋里,把塑料袋口旋轉一下收緊,但不要打結,要留下果蠅鉆進去的縫隙,在屋子中放置一天后迅速收緊袋口。


方法二

將陳醋和白酒1:1調勻后加入白糖至剛剛溶解飽和(有一丟丟白糖沒法溶解就好),往礦泉水瓶倒入?容積的混合溶液;瓶蓋上戳幾個直徑大約5毫米的洞,接下來可以把瓶子放到屋子里,過段時間里面就會出現很多果蠅。


這兩種方法幾乎都可以抓到屋子中所有果蠅,但要注意緊閉門窗,不然可能會把屋外的果蠅也吸引過來。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5年第345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作者@翦翳翎。



不新鮮的櫻桃會有蛆?別怕,新鮮的也有啊

圖文簡介

或許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切開的瓜果暴露在空氣中,不久就會引來一群群頭上頂著兩塊“紅寶石”的小飛蟲,尤其是在夏季。這些小飛蟲就是果蠅,紅寶石似的復眼就是它們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