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是許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備菜。毛豆的做法除了鹽水煮制,也有許多其他吃法。看似不起眼的毛豆,卻蘊含著豐富的營養價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毛豆。
?
?
大家喜歡吃毛豆,但對于毛豆的知識可不一定了解多少,甚至有不少人認為毛豆和黃豆是兩種不同的豆子。
其實毛豆就是黃豆,只不過是處于不同時期、不同狀態,所以叫法也有所區別。毛豆是新鮮帶莢的黃豆,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毛豆就是黃豆的“年輕狀態”。之所以稱作是“年輕狀態”,是因為新鮮毛豆顏色鮮綠,口感很嫩,但隨著水分逐漸減少,顏色由綠變黃,身材也變得渾圓,完全曬干后就成為我們常吃的黃豆。
雖然毛豆和黃豆是同一種植物,但營養價值卻不同。我們喜歡把毛豆叫做豆子,其實它并不屬于淀粉豆類,而是屬于蔬菜。因此,在營養價值上,相比于其他豆類,毛豆有著獨特的優勢。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毛豆中B族維生素含量十分豐富,是一般蔬菜難以比擬的,尤其是維生素B1。而對于主要以精白米面為主食的人來說,由于這些主食中維生素B1含量很少,吃毛豆則是非常好的“食補”方法。
?
?
除此之外,毛豆還有控制血糖和血脂的功能,夏日食用可助于預防貧血。這主要是由于毛豆中富含植物蛋白、植酸、低聚糖以及鉀、鎂、鐵等微量元素,并且膳食纖維含量也很高。正因為毛豆中鉀元素含量很高,所以可以彌補因出汗過多而導致的鉀流失,從而緩解由于鉀流失而引起的疲乏無力和食欲下降。毛豆中的鐵元素十分易于吸收,因此可以作為兒童補鐵的食物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挑選到品質高、口感好的毛豆呢?
在我們挑選毛豆時,應以新鮮青綠、莢形闊大、茸毛較白者為佳,豆粒越飽滿越好,新鮮毛豆的豆莢比較硬實,每莢有2~3粒豆。豆的顏色應呈綠色或綠白色,如果豆莢發黃、茸毛色發暗、豆莢容易開裂,說明已經不新鮮了,這類豆子品質較差,口感也不如新鮮毛豆。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烹飪時,毛豆一定要煮熟再食用。生毛豆中含有一些抗營養物質,沒有煮熟的話,食用后可能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另外,毛豆好吃也不能貪吃,吃太多可能會導致腹脹等不適。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