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有趣的魚,它能在陸地上生活,會跑,還會上樹,它就是彈涂魚。彈涂魚又叫“石猴”“跳跳魚”,其在陸地上生活的時間要比在水中長,離開水以后會非常活躍,它的許多行為活動是在陸地上進行的,像覓食、求偶和抵御入侵等。
彈涂魚身體前部分是圓柱形的,后部形狀扁平,它的眼睛長在頭部的前上方,兩只眼睛距離很近,像是燈泡一樣,喜歡生活在紅樹林和平坦的海邊泥地上。彈涂魚分布范圍廣泛,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海和東海;在世界其他地方主要分布于非洲西部沿海和印度洋、太平洋亞熱帶近岸淺水區。
彈涂魚頭上那雙大而凸出的奇特眼睛,除了視力很強,能在渾水中看清物體外,還有一個奇妙功能——兩只眼睛可以發揮不同的功能:一只用來搜索食物,另一只能夠警惕地關注周圍情況。一旦發現危險,它們能立刻跳入水中或鉆進洞里。更奇特的是,彈涂魚的眼睛下面有一個儲水袋,能將眼睛縮進去,當彈涂魚的眼睛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變得干燥時,眼睛縮進水袋,能夠濕潤眼球。同時,彈涂魚的視覺非常靈敏,稍受驚動就很快跳回水中或鉆入洞穴、巖縫中。
?
另外,得益于它奇特的生理結構,彈涂魚能夠同時在水中和陸地上生活。彈涂魚體長而兩側略扁,嘴中長滿牙齒,鰓腔很大,鰓蓋密封,可以貯存大量空氣,同時,它的皮膚極薄,上面布滿血管,血液通過皮膚能夠直接從空氣中進行氣體交換,幫助它出水后能夠呼吸。彈涂魚的尾鯖除具有鰭的功能外,還是一種附屬的呼吸器官,把尾鯖浸在水中,可以輔助呼吸。如果彈涂魚需要離開水遠行,會先在嘴中含一口水,這口水如同潛水員的氧氣瓶一樣,能幫助它呼吸,以此延長在陸地上活動的時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彈涂魚可以在水中和陸地上生活,但它并不是兩棲動物,而是屬魚綱,鱸形目,彈涂魚科。
彈涂魚離開水后之所以能在陸地上行走、爬樹和跳躍,除了奇特的呼吸器官和方式外,主要歸功于它們具有發達有力的胸鰭和尾鰭。胸鰭肌柄可以前后自如地運動,能夠起到像爬行動物前肢一般的作用,幫助它在陸地上行走。另外,彈涂魚的腹鰭還特化有吸盤,吸附在其他物體上能幫助它們牢固地待在一定的位置上,也幫助它們把身體托起來爬到樹上,把身體往前拉,通過這種方法,它們得以爬樹和遠行。
彈涂魚的求偶方式很是有趣,是通過“跳舞”來求偶的。春天,雄性彈涂魚會尋找合適的地盤作為自己的勢力范圍,然后在泥地上挖一個洞。挖好后,通過在雌魚面前跳“求偶舞”來尋找配偶。為了引起雌魚的注意,雄魚還會讓腦袋膨脹起來,并把自己的脊背彎成拱形,豎立起自己的尾鰭,不斷扭動自己的身體“跳舞”,以博取雌魚的關注。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