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暴飲暴食”過后,人們總會覺得自己的飯量比平時大,這時候人們往往想起一句老話:胃被撐大了。但是胃是否真的能被撐大?撐大的好處與壞處又是什么?人們從未細究真相或原因。
?
?
難道真的多吃東西胃就會慢慢變大,少吃東西胃就會慢慢變小嗎?難道胃變大,飯量也會變大,反之胃變小,飯量也會變小?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在回答以上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為什么胃會分大小。胃最“胖”的一段是胃囊,每個人的胃囊大小都不一樣,但神奇的是,成年人的胃容量卻是一樣的,而且是不會變的。當然不是說胃容量沒有變化,只是說胃會恢復原樣。例如,通常情況下胃容量只有100毫升,而當人們吃飽后,胃容量卻增加到1200至1600毫升,但是不管這個時候胃容量變化有多大,等到消化功能發揮作用,胃容量還是會恢復原狀。
所以說,我們生活中談論的胃其實是沒有大小之分的,因為我們談論的是胃容量。那么,為什么會在“暴飲暴食”后感到自己更能吃了呢?這可能是心理暗示,也可能是習慣使然,總之,并不是胃的問題。
如果人們在少吃幾頓飯后感覺自己胃變小了,原因也是心理暗示和習慣。有時候,當每頓飯都越吃越少,這種狀態持續下去成了習慣之后,就很容易產生錯覺:是我的胃小了,所以我吃不下了。
人吃下食物后,食物會通過食道進入胃,胃壁有伸縮性,體積會慢慢變大,胃壁漸漸變薄。如果每天都吃很多東西,經常讓胃處于擴張狀態,會減弱其伸縮功能,空腹時胃壁就容易松弛,這樣胃壁產生同樣的張力需要的食物也就越多。更夸張的是,如果胃持續被撐大,這時候已經不是胃能否被撐大的問題了,而是會影響健康甚至生命——胃將會向上壓迫橫膈膜乃至心臟與肺部,對它們產生很大的負擔,對血管、神經等施加擠壓。
所以,平時還是要控制飲食節奏,不要經常暴飲暴食或者減肥,這樣對于胃的自我修復會非常不利。“吃貨”們可以偶爾犒勞一下自己,讓自己在疲憊的生活中獲得放松,但是不能一直處于吃撐的狀態。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