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和周圍島嶼,兩端為1400余萬平方公里,面積位居七大洲的第五位,占地球陸地面積的十分之一。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余種。

南極的冰到底有多厚 一提到南極,人們腦中首先呈現(xiàn)的景象是冰雪覆蓋的白色大陸。的確,南極大陸98%的區(qū)域被常年不融化的冰雪覆蓋,南極冰蓋的總體積多達2450萬立方千米,蘊涵有全球70%的淡水資源,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近60米,使地球上的陸地面積縮小近2000萬平方千米,許多沿海地區(qū)將被淹沒。經過科學家多年的測量計算,南極冰蓋的平均厚度約為2450米,最厚的地方可達4800米。

南極會不會被污染呢?人跡罕至、冰雪覆蓋的南極被稱為地球上最后的凈土,可是有跡象表明,污染物已經染指這片凈土。譬如,科學家從南極大氣中發(fā)現(xiàn)了炭黑,炭黑與人類的燃燒活動密切相關。

在南極半島,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有有機氯農藥的存在,另外阻燃劑多溴二苯醚和多氯聯(lián)苯也被檢驗了出來。

這些污染物是怎么從北半球來到南極的呢?

罪魁禍首就是大氣環(huán)流!當年,人類的先人們怎么也想不到,他們在制作農具和戰(zhàn)車兵器的時候,一些容易揮發(fā)的金屬,就會進入大氣,在大氣環(huán)流的作用下來到南極。污染物也可以通過河流進入海洋,最終進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鏈中。污染物被海洋生物吸收,它們成為企鵝、海豹的食物而進入上一級生物的體內。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不僅能隨大氣環(huán)流運動,還能進入海洋,通過全球洋流的循環(huán)輸送到南極。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chuàng),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你知道南極的這些狀況嗎?

圖文簡介

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和周圍島嶼,兩端為1400余萬平方公里,面積位居七大洲的第五位,占地球陸地面積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