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是指近地面的大氣運行狀態,是一定時間空間內的大氣狀態。天氣直接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影響。

我國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而且干燥,農作物進入越冬期,像睡著了一樣蜷縮起來,停止生長。而到了春天,陽光明媚,草長鶯飛,隨著太陽照射時間的增長,氣溫回升很快,有風的天氣也多了。這個時候,土地蒸發速度很快,原本就不多的水分,在很強的蒸發作用下迅速散失。也正是這個時候,越冬的農作物感受到了春天的溫暖,都舒展筋骨,希望能夠飽嘗雨露,抽出嫩綠的枝葉沐浴明媚的陽光。春天也是玉米和棉花播種成苗的時期,它們同樣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茁壯成長。土壤中原有的水分遠遠不能滿足它們的需求,此時如果能夠有一場甘霖降臨,當然十分寶貴??墒牵狈降貐^春季的降水量僅占全年降水量中的一成左右,譬如以北京地區多年的平均情況來看,春季降水總日數僅為12.7天,而這十幾天中接近一半為日降水量不足1毫米的小雨天氣,因此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而住在南方的人可能就不以為然了:春天的雨水很多嘛,要不然怎么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

原來,隨著春天氣溫回升,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開始逐漸活躍起來,攜帶著水汽開始嘗試“搶灘”華南和江南地區;而這個時候北方地區的冷空氣勢力依然強大,不讓暖濕氣流北上。于是冷暖空氣就在江南和華南地區展開拉鋸戰。當冷暖空氣交鋒的時候,較輕的暖濕空氣會被較重的干冷空氣抬升到高空,因氣壓降低而膨脹冷卻,于是暖濕空氣中的水汽就會凝結,從而變成雨水灑落在江南和華南地區;而北方地區卻因為冷空氣的堅守,暖濕空氣無法到達,降雨所以很少。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春雨貴如油”與“清明時節雨紛紛”

圖文簡介

天氣是指近地面的大氣運行狀態,是一定時間空間內的大氣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