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畢孝斌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愛宕級驅逐艦(日語:あたごがたごえいかん,英語:Atago-class Destroyer),是日本在金剛級驅逐艦的基礎上開發的日本版阿利·伯克級驅逐艦FlightⅡA構型,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隸下的重型防空導彈驅逐艦。

  愛宕級改用美制宙斯盾系統Baseline7.1版本,在金剛級的基礎上將艦體拉長4米,并增加了附有機庫的尾樓結構,這使得愛宕級成為日本海自第一種具備完整直升機駐艦操作能力的防空驅逐艦,愛宕級的排水量較金剛級增加約500噸,標準排水量7700噸,滿載排水量接近10000噸。為了維持日本的非戰憲法,日本將本級艦仍稱之為“護衛艦”,艦上并沒有裝置對地攻擊性的戰斧巡航導彈。

  愛宕級艦名來源于日本京都近郊的愛宕山。日本海軍史上有兩艘著名的“愛宕”號。一是日本計劃建造的天城級戰列巡洋艦的3號艦,由于《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所限,該艦還沒建成便解體,另一艘是二戰期間高雄級重巡洋艦的2號艦。

  兩艘愛宕級(DDG-177、178)依序于2004年4月5日與2005年4月6日于三菱重工長崎廠開工,分別在2005年8月24日與2006年8月30日下水,并依序于2007年3月15日與2008年3月13日交艦成軍。在服役當年愛宕級成為西太平洋各國海軍噸位最大的防空驅逐艦,次年被韓國海軍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打破,9年后2017年被中國055型導彈驅逐艦打破。

(資料來源:環球網、百度、中國軍網)

“日版”阿利·伯克——愛宕級驅逐艦

圖文簡介

愛宕級驅逐艦,是日本在金剛級驅逐艦的基礎上開發的日本版阿利·伯克級驅逐艦FlightⅡA構型,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隸下的重型防空導彈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