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李軍 武警某部醫院檢驗科主任醫師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空腹血是指清晨未進餐前,距前一餐約12至14小時所抽取的靜脈血。由于餐后12至14小時腸胃的消化與吸收活動基本完畢,因而血液中的各種生化成分比較恒定與穩定,此時測得的各種數值可以比較真實的反應出機體的生理變化,有助于疾病診斷。

  醫生囑咐患者空腹驗血,并不是要讓患者餓肚子。有的患者怕吃飯會影響化驗結果,甚至在抽血前一天晚上就開始不吃任何東西地等著去化驗,結果使身體處于饑餓狀態,許多人以為這樣的空腹檢查才算準確,其實不然。比如糖尿病患者,因空腹時間太久,血糖結果很低,容易誤認為血糖控制的很好,豈不是害了自己又誤導了醫生。有的還會出現低血糖休克,甚至昏厥。

  抽血前一天晚上,病人保持平時生活習慣,正常飲食;飯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飯后不喝咖啡以及濃茶,休息好;應洗個澡或雙手臂洗干凈,這樣抽血時,消毒會更好,避免傷口感染。第二天晨起后,不要穿袖口過小過緊的衣服,避免抽血時,衣袖卷不上去或抽血后衣袖過緊,引起手臂血管血腫。不吃早餐,少喝或者不喝水,不做早鍛煉運動,因為,除飲食外,有些外界因素,比如運動,情緒,勞累等也會對化驗結果有影響。可提前10分鐘到醫院抽血室,使自己身心調整到平穩狀態再抽血為好,平靜的等候采血,這樣的血標本才算是反應真實情況的標本。假如醫生要求下午抽血化驗,那么,早晨可以正常吃飯,6小時后可以抽血化驗。

  特別建議:當醫生開具抽血化驗單,首先要向就診醫生問清是否要求空腹抽血,不同的化驗項目有著不同的要求,少數急診化驗項目如血常規,電介質,心肌酶譜,肌鈣蛋白,淀粉酶等因病情急需可隨時進行靜脈抽血化驗。而大多數生化檢查項目,原則上要求早晨空腹抽血,血脂、血糖、血沉等化驗項目由于易受飲食影響,必須空腹抽血,否則,嚴重影響測定結果。另外,許多藥物可以影響血液指標的測定結果,所以每天需要服藥的病人要問清抽血前是否停藥抽血。

軍醫科普|抽血化驗之前為什么要空腹?

圖文簡介

空腹血是指清晨未進餐前,距前一餐約12至14小時所抽取的靜脈血。由于餐后12至14小時腸胃的消化與吸收活動基本完畢,因而血液中的各種生化成分比較恒定與穩定,此時測得的各種數值可以比較真實的反應出機體的生理變化,有助于疾病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