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牧海人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一個國家的造艦水平,能體現了這個國家的整體工業水平,相信對于這一點大家都不會懷疑。一艘軍艦的竣工,雖然是在造船廠完成,然而從切割第一塊鋼板開始,各個系統、各種材料就會源源不斷地從外面運到造船廠進行組裝調試,一般都要歷時數年才能見到我們所看到的樣子。

  在這次南海閱兵的浩蕩隊伍中,在航母戰斗群的后方,有一艘略顯老態的驅逐艦,該艦沒有安裝其他驅逐艦上的“中華神盾”雷達,而是在上層建筑靠艦艉部分聳立著一座巨大的相控陣雷達面板!從這個顯著的特征我們不難猜出,這是中國海軍051C家族兩兄弟中之一,目前都服役于北海艦隊。

  作為國產新型導彈驅逐艦的過渡性產品,該型艦在綜合作戰能力尤其是防空能力上表現并不弱,然而該型艦并沒有被中國海軍看中進行量產,僅生產了2艘。這背后有怎樣的緣由?它有著怎樣的研制背景?主要裝備了哪些武器?服役以來都有哪些表現?隨著052C/D批量生產入列,該系列艦將何去何從?本文帶您一起走進051C。

  被軍迷譽為“中華俄式神盾”艦的051C

  喜歡中國海軍的軍粉們對“中華俄式神盾”這一名稱呼一定不會陌生。為什么這么叫呢?原來,民間軍迷們對帶有相控陣雷達的區域防空型艦艇情有獨鐘,喜歡用“盾”來形容其區域防空作戰能力,而衡量“盾”性能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相控陣雷達和艦載防空導彈。眾所周知,我國的艦空導彈系統起步較晚,直到上世紀末都還一直處于研發之中。

  1996年發生臺灣海峽導彈危機;1999年美國空軍誤炸南斯拉夫中國大使館導致中美關系緊張;2000年陳水扁上臺,民進黨首度執政,臺獨聲勢高漲......面對這樣緊迫的形勢,中國亟需強化海上軍事威懾以確保能有效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然而,當時海軍主力的052型驅逐艦、051型驅逐艦以及053型護衛艦系列等主力艦艇性能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可以說在引進俄現代級之前,中國海軍完全沒有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艦艇,跟美國的伯克級和俄羅斯的現代級等世界海軍主流艦艇差距較大。

  國內的軍工企業也一直在發奮圖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研制國產的艦空導彈系統,但是研發需要時間,從研制成功到最終定型也要一定周期。這個時候,一個既能滿足軍方需求,又能縮短研制周期的過渡性型號出臺了,那就是051C型。

  為了快速取得區域防空作戰能力,中國走了一個捷徑,就是靠引進來解決艦艇防空作戰能力短板。放眼世界,能賣中國武器,中國又能看得上的,那也就只有俄羅斯這個老牌海軍強國了。曾配備于蘇聯海軍主力基洛夫級巡洋艦和光榮級巡洋艦上,具備反彈道導彈能力的S-300F成為中國海軍的不二之選。

  經過慎重考慮,中國一共采購了兩套俄羅斯制RIF-M區域防空導彈系統(S-300F的出口型),艦體則直接使用了051B型驅逐艦的艦體,經過一定改裝而成。首艦沈陽艦于2006年正式服役,2號艦石家莊艦也于2007年服役。由于整個艦空導彈系統全是引俄裝備,所以被軍迷形象地稱為“中華俄式神盾”。

  至此,北海艦隊擁有了051C,東海艦隊擁有了引俄的4艘現代級,南海艦隊有了新研制的052C,三大艦隊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添了新“家當”,戰斗力得到了提升,緩解了對新型艦艇的燃眉之急。

  中國海軍軍艦研制的里程碑

  單從型號上看,051C型驅逐艦和中國自研的051型驅逐艦應有順承關系,屬于同一個家族。然而,仔細對比這兩款型號,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沒有多少相似之處。

  首先051C型顏值更高。在艦身的設計上,051C的設計摒棄了以前中國自研艦艇的蘇式“傻大黑粗”設計,艦體和蘇聯式軍艦上“樓塔林立”的印象不同,艦體設計沿用了051B的設計,在總體設計規劃時對各種功能整合花了很大功夫,整個艦體看起來非常整齊、大氣。

  051C艦身長165米、寬17.1米、標準排水量7100噸,相比051型3000多噸的排水量,艦體大了差不多一倍。寬大的艦體為安裝這套俄式艦空導彈系統提供了基礎平臺。但畢竟是把別人的東西硬塞進去,整體設計上不可能達到盡善盡美。由于這套系統實在有點大,設計師們干脆直接取消了051B后部的直升機庫空間,安裝了4套8單元垂直發射井,在前部也安裝了2套8單元垂直發射井,總計達到48枚艦空導彈,達到與052C導彈驅逐艦相當甚至有所超出的戰斗力!

  其次,以新換舊也是該型艦的一大特點。051B的艦炮在051C上被新開發的87式單管100mm 55倍徑艦炮所取代,艦橋后方兩側甲板各裝了兩座18聯裝干擾彈發射器,二號桅桿兩側各加裝了一座730型近防炮,用以替換051B的四座76A型37mm防空炮,因此原本051B機庫邊緣76A型炮位的半圓形結構都被取消。由于730型的火控雷達整合于炮塔上,051C不在其他位置安裝火控雷達。與051B相同,051C的煙囪后方設有兩組四聯裝鷹擊-83反艦導彈發射器。由于沿用051B的艦體設計,051C的兩組7424型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直接設置于兩舷甲板上,而沒有采用后來被廣泛使用的隱藏式設計。在051B型艦尾下方,有個開放的甲板區域,051C則改為封閉式艦尾。

  在動力系統方面,051C動力比051型大為增強,使用了4臺鍋爐和兩部94000馬力的蒸汽渦輪主機驅動。航速30節,最大航程為15000海里。

  051B型驅逐艦由大連造船廠制造,只建造了一艘深圳號(舷號167),于1999年2月服役。因為有這個基礎,051C型導彈驅逐艦的建造任務,也由大連造船廠承擔。隨著051C首艦沈陽艦入列服役,中國海軍第一次擁有了艦艇平臺導彈垂發能力,開啟了中國海軍區域防空作戰的新篇章。因此,在當年來說,它對中國海軍是一種里程碑意義的軍艦。

  驚艷亮相名震世界

  雖然051C算是特定歷史環境下的產物,將一套不在原始設計內的大型防空導彈系統硬塞入051B艦體,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做法也并非沒有可取之處。由于他的搭載平臺和防空導彈系統都是相當成熟的系統,故即便051C服役時間比我國全新設計的052C還晚一點,但還是快速形成了戰斗力,因為最終使用和操作這些裝備的,還得靠人,靠海軍官兵去操作,而一套成熟的系統,往往能大大縮短戰斗力形成時間。

  據媒體公開報道,051C入列后第一次比較有影響力的亮相,便是在2009年與編隊一起突破第一島鏈,在太平洋進行演習,演習地點也很有意思,距離日本所說的沖之鳥礁僅200多海里。

  從2013年開始,每逢在俄羅斯舉辦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051C系列都會遠赴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代表中國海軍參演。

  在外事方面,051C還是北海艦隊當之無愧的門面,經常作為中方陪訪艦接待外賓。2015年5月22日,土耳其海軍“戈迪茲”號護衛艦首次訪問青島。當時中方派出的陪訪艦便是沈陽艦,對“戈迪茲”號進行迎接、引導并執行海上禮儀。按照中國的傳統,能出面待客的,一定有相當的地位才行。

  細心的軍迷可能會發現,海軍護航編隊都已經到第29批了,很多艦艇都是輪番上陣幾次了,可直到現在,051C系列依然沒有參加。分析其中原因,肯定不是噸位的問題,比它小得多的054A都已經亮劍亞丁灣了,何況其7000噸的身軀。關鍵還在其武器平臺,前面也提到國051C型與052系列艦艇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垂發系統,而且連導彈的型號也不一樣,對后裝保障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對形成整體戰斗力也很不利。其次,051C沒有機庫,無法攜帶直升機出征,這對以反海盜為主的護航任務而言,機動性損失嚴重。再次,沒有反潛直升機在遠海大洋配合,反潛能力上的短板,多少會讓任務執行欠缺底氣。

  從服役到現在,051C也差不多服役了10年,不算新也不算舊。但在反潛、武器通用性、后裝保障等問題上的短板,多少讓這款艦艇越來越顯得尷尬,改裝一些國產化武器系統顯得越來越必要。

  前不久,一位俄羅斯軍事專家提出,如果擁有12艘類似中國051C型防空導彈驅逐艦的俄羅斯海軍能夠成倍提高水面戰艦的戰斗潛力。俄羅斯專家對051C的賞識讓人感到有些意外。但是買家的東西做得讓賣家也羨慕,那也能從側面證明051C并未過時,依然還在世界海軍驅逐艦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

【軍民融合看戰艦】揭秘051C“中華俄盾”: 廉頗“老”矣,尚能飯

圖文簡介

一個國家的造艦水平,能體現了這個國家的整體工業水平,相信對于這一點大家都不會懷疑。一艘軍艦的竣工,雖然是在造船廠完成,然而從切割第一塊鋼板開始,各個系統、各種材料就會源源不斷地從外面運到造船廠進行組裝調試,一般都要歷時數年才能見到我們所看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