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西南交通大學國防教育協會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近日,美英法聯軍對敘利亞實施軍事打擊。在這次打擊行動中,美、英、法聯軍從潛艇、水面艦艇和作戰飛機上共發射105枚各型巡航導彈,包括66枚BGM-109、19枚AGM-158 JASSM、8枚Storm-Shadow和12枚SCALP。

  巡航導彈是一種非常靈巧、隱蔽、精確的高技術打擊兵器。此次打擊中使用的巡航導彈中,除較老的BGM-109“戰斧”外,AGM-158 JASSM和Storm-Shadow/SCALP-EG都采用了雷達隱形設計。在動力系統上,這幾型采用小型渦輪風扇或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有很強的紅外隱身能力。在衛星定位系統、戰術數據鏈的配合下,巡航導彈能以30m~50m的高度超低空飛行,還可根據地形優化航線;在精度上,已經達到了亞米級的水平,并具備打擊時間敏感目標的能力。

  此外,美軍在發起打擊時,還伴隨有強電磁壓制。如2011年3月19日空襲利比亞的“奧德賽黎明”行動中,美軍就使用EA-18G“咆哮者”開辟干擾走廊,同時發射了112枚BGM-109“戰斧”巡航導彈。在本次空襲敘利亞時,美海軍陸戰隊也出動了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

AGM-158 JASSM空射巡航導彈

  Storm Shadow /SCALP-EG“風暴陰影”巡航導彈

  面對巡航導彈類高技術兵器突擊,應該如何組織防御呢?

  第一,要解決發現目標的問題。

  在強電磁干擾下,且目標本身帶有隱形設計,為了能及早發現目標,必須增大己方雷達的“燒穿距離”、提高探測精度和對超低空目標的發現能力,這就需要改進雷達的工作體制。相控陣雷達具有可靠性好、抗干擾能力強、多目標探測能力強、反應時間短、數據更新率高、多功能的特點,是在復雜電磁環境系下對抗隱身目標的不二法寶。如此次空襲中,敘軍攔截巡航導彈的中堅力量——Buk-M2E導彈系統——就配備了9S18M1E三坐標相控陣搜索雷達和9S36E相控陣火控雷達。

9S18M1目標搜索雷達

9S36低空補盲雷達

  在平臺發射導彈和導彈飛行過程中,會通過數據鏈傳輸交換信息,可以通過被動雷達系統來加強偵測。例如,1999年3月27日南聯盟擊落美軍F-117的戰斗中,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VERA-E被動雷達系統就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被動雷達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國際軍貿市場上有多種型號可供選擇。

YLC-20被動雷達

  巡航導彈的飛行高度很低,自身體積及雷達反射面積很小,為了能盡早發現目標,就需要對防空系統實施組網,綜合利用多種方式搜索。本次空襲中,俄軍部署在塔爾圖斯基地和赫邁米姆基地S-400防空導彈系統和A-50U預警機就與為敘軍提供了早期預警支持。其中S-400系統配備的92N6和96L6雷達對隱身目標和低空目標有很強的探測能力,而飛行在高空的A-50U預警機極大減小了地球曲率的限制,能在更遠距離發現超低空目標。無人機也可以替代預警機發揮空中預警指揮的優勢,比如,我國的WJ-600A無人機就可以攜帶JY-203合成孔徑雷達進行早期預警。

A-50U預警機

  第二,要提高防空武器的殺傷效率。

  對防空武器系統本身進行技術改造,提高應對超低空小型目標的能力非常重要。比如:敘軍裝備的Buk-M2E系統配套的9M317導彈采用了雙模態(亞燃與超燃)火箭發動機和燃氣舵,高過載機動能力和低空性能較之前的3M9-M3大幅提升。敘軍裝備的另一款Pantsir S-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配備的1RS2-1E雙波段火控雷達可以引導57E6導彈和2A38M自動炮打擊最小截面積2~3cm2的目標。

敘利亞Buk-M2E系統的9A317E發射-制導車

  巡航導彈類目標的發現距離近,射擊時間窗口短,需要優化防空武器系統配置。一般的中遠程防空武器系統,如S-125M、2K12-M3、9K317、S-300PMU2等,最小射程在3~5km、最小射高在20m左右,而對巡航導彈類目標最大攔截距離一般在45km以內,需要高性能的近程野戰防空系統,如Pantsir-S1、Tor-M1、9K33-M3、ZSU-23-4M等配合,填補近界盲區和低空盲區。

Pantsir-S1(鎧甲-S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

  巡航導彈的攻擊路徑多變,難以做到處處設防。但是,一般的巡航導彈飛行高度低(30~100m)、飛行速度較慢(800~1000km/h),便攜式和輕型野戰防空武器,如9K310、9K338、9K35M等,其射程射高足夠實施攔截。一些采用了AHEAD等高性能防空彈藥的小口徑自行高炮系統也有較高的殺傷率。在整個防空體系的配合下,接收中遠程防空系統和預警機的信息,采取機動部署,在要地防空圈的間隙及巡航導彈航路上實施伏擊是有效的補充。

9K35M(箭-10M)防空導彈

  巡航導彈本身具有很高的隱蔽性,又有復雜電磁環境的掩護,優化防空導彈的引導方式很有必要。例如,采用主動雷達引導頭可以則更加火力通道數量,提高對抗多目標的能力;采用不受照射通道限制,不受雷達隱身影響的紫外/紅外成像引導頭;采用光學瞄準+指令制導等。

采用紅外成像制導的Mistral便攜式防空導彈

  在最為不利的情況下,采取設置假目標,實施電磁干擾、紅外干擾和可見光干擾,可以降低巡航導彈的命中率。

  從這次敘利亞方面的防空作戰效果來看,巡航導彈雖然精確靈活、威力巨大,卻也不是不可戰勝的。遭到襲擊的目標中,杜瓦利機場,杜美爾機場、布雷機場和沙伊拉特機場并未遭到嚴重破壞。在系統完備的先進防空體系面前,巡航導彈威力將會大打折扣。

  但是,僅僅依靠被動的攔截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面對飽和攻擊,再堅固的防線也終究會被突破。防御是為了給進攻做準備,只有配合了強有力的反擊力量,能對敵方打擊平臺實施反擊,才能在現代防空作戰中取得勝利。(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敘利亞遭遇空襲 如何對抗巡航導彈?

圖文簡介

面對巡航導彈類高技術兵器突擊,應該如何組織防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