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文風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日前,敘利亞疑似發生了化學武器襲擊,美國等西方各國第一時間指責敘利亞政府軍實施了此次襲擊,美國總統特朗普直言將考慮欲對敘動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4月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敘利亞發生疑似化武襲擊時表示,中方支持對有關事件進行全面、客觀、公正調查,得出經得起歷史和事實檢驗的結論。

  不久前,俄羅斯前間諜斯克里帕爾和女兒在英中毒事件持續發酵,引發英俄兩國的外交風波。雖然事件真相依舊撲朔迷離,但英國方面一口咬定發揮毒效的是堪稱“武器級”化學武器的神經毒劑“諾維喬克”。

  自一戰時期開始,現代化學武器就如同飄蕩在歷史上空的幽靈,久久揮之不去。目前化學武器已經形成了包括神經性毒劑、糜爛性毒劑、窒息性毒劑、失能性毒劑、刺激性毒劑和全身中毒性毒劑共6類規模龐大的“毒品庫”。

  筆者介紹一些關于化學武器的科學常識:

  一戰時期大行其道的氯氣、光氣等氣體屬于窒息性毒劑,主要損害呼吸器官并造成人窒息死亡。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使用的氰化物“齊克隆B”,是“全身中毒性毒劑”的代表,可破壞人體紅細胞的供氧能力,主要引起胸悶頭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因日軍在抗日戰爭中用于屠殺中國軍民而聲名狼藉的芥子氣,通常散發著難聞的大蒜氣味。這種“糜爛性毒劑”主要通過呼吸道、皮膚和眼睛侵入人體,可破壞肌體組織細胞,造成呼吸道黏膜壞死、皮膚糜爛、畏光甚至失明。此外,刺激性毒劑主要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失能性毒劑主要讓人暫時失能,并可出現頭暈眼花、思維混亂、運動遲緩等癥狀。

  VX神經毒劑

  神經毒劑主要指有機磷酸酯類的化學物,在常溫常壓下多以液體形式存在。當通過皮膚、黏膜接觸以及呼吸吸入后,神經毒劑就能破壞人體的中樞神經,引起中毒者神經功能紊亂,出現瞳孔縮小、惡心嘔吐、呼吸困難、肌肉震顫等癥狀,嚴重時可迅速致死。

  統計數據顯示,神經毒劑等化學武器的殺傷率遠高于傳統彈藥。即便是一滴針尖大小的VX毒劑,通過皮膚吸收后就可殺死一個身強力壯的青年人。

  “諾維喬克”

  當VX神經毒劑碰上“諾維喬克”,那可真是“小巫見大巫”。“諾維喬克”在俄語中意指“新來的”,泛指上世紀80年代蘇聯研發的第四代神經毒劑。其實,“諾維喬克”只不過是用來特指的“代號”,其麾下擁有數百種衍生物,“廬山真面目”包括A-230、A-232等多種毒劑。

  與神經毒劑家族現有的“四大掌門”——沙林、VX、塔崩以及梭曼相比,“諾維喬克”的毒性要比它們高出5倍到10倍,且更容易控制,可在短短幾分鐘奪去人的性命,堪稱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強大神經毒劑。

  炭疽桿菌

  2001年秋天,含有奇怪白色粉末的信屢屢寄到美國參議院辦公室和各大媒體。當信封中含有炭疽桿菌孢子的消息傳開后,恐慌接踵而來。炭疽信襲擊事件導致22人感染,5人死亡。

  時隔七年,美國FBI終于將目標鎖定在政府炭疽病科學家布魯斯·伊萬身上,他在結案前自殺身亡。由于炭疽病具有高致命性和環境穩定性的特點,也被定為A類生化武器。

  大多數炭疽病菌都是皮膚侵入性的,也就是由皮膚接觸孢子進行傳播。但最致命的炭疽是吸入性炭疽,孢子進入肺部并由免疫細胞帶到淋巴結。在這里,孢子不斷繁殖,并釋放毒素,引發一系列癥狀如:發熱、呼吸困難、疲勞、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惡心、嘔吐、腹瀉和黑色潰瘍。吸入性炭疽是三種炭疽中死亡率最高的(可達100%,在藥物治療下也有75%)。不幸的是,2001年炭疽信事件中的5位患者感染的正是這種病菌。今天,炭疽病仍是最有名也最可怕的生化武器之一。

  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可以在24到72小時間致人死亡。因此,這種可怕的毒素在6大A類生化武器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及時用呼吸器幫助肺部進行呼吸,肉毒桿菌的致死率可以由70%降至6%,但病人的康復仍需要很長時間。這是因為毒素聚集在神經末梢與肌肉交會的地方,可以有效切斷腦部發出的信號。想要從肉毒桿菌病中完全康復,病人必須長出新的神經末梢——這一過程就要耗時數月。現存的疫苗經常因有效性和副作用受到質疑,因此沒有廣泛使用。

  ……

  回顧歷史,自化學武器誕生之日起,人們就對化學武器的使用恨之入骨。1925年《日內瓦協定書》中明確規定,嚴禁各國在戰場上使用毒氣。1992年11月30日,世界上第一個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得到通過,并于1997年4月29日正式生效。

  《公約》主要對世界范圍內化學武器的銷毀進行核查,并進一步確保化學武器及相關原料不在世界上繼續擴散,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化學武器這一反人類文明的戰爭產物,不但沒有成為歷史,近期反而作為一種極端手段反復登場。

  放眼未來,全人類必須意識到:頻頻出現的化學武器,不僅給無辜民眾造成了嚴重傷害,也為人類和平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必須強烈呼吁各國禁止使用化學武器,使用者也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化學武器:你需要知道的一些科學常識

圖文簡介

俄羅斯前間諜斯克里帕爾和女兒在英中毒事件持續發酵,引發英俄兩國的外交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