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官方網站分別公布了2019年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〇一研究所研究員毛明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兵器工業集團首位中科院院士。
毛明,男,196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〇一研究所研究員,99A坦克總設計師,擔任國防973技術首席、國防科工局基礎科研先進設計領域專家組組長等職務,長期從事裝甲兵器總體技術、越野技術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排名第1、第2)、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排名第1),出版著作3部,發表論文80余篇,取得國家發明專利18件,為兵器科學技術和國防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榮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并榮獲全國杰出科技人才、央企楷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等榮譽稱號。
本刊曾于2013年對毛明院士進行過專訪,現特將此文找出以饗讀者。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毛總好!感謝您接受我刊采訪。您曾經擔任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所長,先后主持過我國很多坦克裝甲車輛的定型與研制工作,很多都已裝備部隊。您能否先談談86式履帶步兵戰車的情況。

  毛明(以下簡稱毛):好的,86式是我國第一代履帶式步戰車。當時與美、俄等研制、生產和裝備了大量步兵戰車的軍事大國相比,我國研制和裝備步兵戰車的時間比較晚。這是因為我們當時在很長時間內對步兵戰車的認識不足,認為有裝甲輸送車搭載步兵作戰即可。可是后來發現,裝甲輸送車的火力、機動力和防護力都非常有限,根本不能滿足步兵與坦克協同作戰的要求。所以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制第一代履帶式步兵戰車。

◎ 中國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

  但是此前我國從來沒有研制過步兵戰車,技術儲備不足。為了早日讓我軍戰士乘上國產步兵戰車,科研人員決定在當時蘇聯BMP-1步兵戰車基礎上進行仿制。經過廣大科技人員的努力,終于在1986年正式批準定型。
  86式步兵戰車采用動力艙前置,炮塔中置,載員艙后置的結構。由于是輕型裝甲車,設計時又強調火力和機動性,因此裝甲防護力比較弱。為了盡可能提高防護力,該車在車體結構上進行改造,外形低矮、流線型好。

◎ 中東某國裝備的BMP-1步兵戰車

  86式步兵戰車的發動機功率293馬力,體積小、重量輕,高度僅1.92米,為整車實現外形低矮創造了條件。車體后部為載員艙,可搭載8名全副武裝的步兵。步兵下車作戰的主要出入口為兩扇車后門。
  86式步兵戰車可直接浮渡江河、湖泊,水上行駛用履帶劃水,速度為7~8千米/小時。火炮右方有1挺7.62毫米并列機槍。其主要作戰武器為73毫米主炮和“紅箭”73反坦克導彈。該導彈主要用于對付3 000米以內的裝甲目標,車內備彈4枚,采用有線制導方式。

◎ 我國86式步兵戰車后部有兩個門,門的夾層還帶一部分燃料,車體后部的履帶上方有排水口

  后來,由于86步戰車使用了很長時間,BMP-1步兵戰車從技術上講已經比較落后了。因此,科研人員一直都想搞第二代步兵戰車。
記者:二代步戰車的研制背景與情況如何?
  毛:剛開始論證二代步兵戰車時,我也剛剛到北方車輛研究所九室當主任。北方車輛研究所有兩個總體室,一室是坦克總體室,還有一個是除坦克外的特種車輛總體室,就是九室。那一年我30歲,當時有個同事叫姜升安對步兵戰車特別熟,他就對我說:“步兵戰車將來一定是我們室最重要的一個型號,我有很多資料,咱們應該如何做……。”但當時國家一直沒有立項。

◎ BMP-1的火力單元

  后來在一次俄羅斯裝備展上,我們“跳過”了俄羅斯BMP-2步兵戰車,直接看到了BMP-3。見到BMP-3以后大家都很興奮,國家也下決心要搞我們的新一代步兵戰車。

◎ 參加俄羅斯2016國際軍事比賽的BMP-2步兵戰車

  當時論證時,我作為室主任一口氣拿出8個設計方案,有前置、后置、縱置、橫置,炮塔怎么放、人員通道如何安排等。我在總體方案討論會上非常系統地把這幾種方案的優缺點說得明明白白。當時與會的領導專家覺得北方車輛研究所技術實力比較強,所以決定讓我們所牽頭搞論證和總體設計。
  那么,到底應該選擇什么方案好?當時從機關到基層都認為還是俄羅斯BMP-3的各項性能非常好,所以BMP-3就是標桿了。

◎ 俄羅斯ELECTROMACHINA公司展出的BMP-3步兵戰車

毛明院士談我國第一代步兵戰車

圖文簡介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官方網站分別公布了2019年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〇一研究所研究員毛明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兵器工業集團首位中科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