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面上看,助退器是“幫助后退(后坐)的器具”。許多讀者可能會提出疑問:我們都希望減小后坐力,所以才有了制退器,那這個助退器又是干嘛的呢?其實,這個助退器多用于管退式原理的武器上。
管退式原理的MG34機槍就有一個助退器(紅圈)
MG34助退器特寫,可見中間有一圈供調節(jié)用的凹槽,調節(jié)它就可以調節(jié)射速
管退式武器利用槍管后坐來給自動機賦予能量,而槍管本身又大又沉,非常笨重,運動不便,因此管退式的武器很難達到很高的射頻(射速)。為了增加射頻,許多設計師都會給管退式武器安裝一個助退器,把膛口火藥燃氣的能量導出一部分,用來推動槍管后坐,以此增加射頻。這種機構在管退式武器上較為常見,比如德國的MG34機槍上,就安裝有這種助退器。
助退器的原理較為簡單。以MG34機槍為例,槍口的火藥燃氣,在助退器內膨脹,而助退器固定在槍管外的散熱套上,不可移動。而火藥燃氣,就只能去推動槍管運動。前后調節(jié)助退器,就可以調節(jié)槍管和助退器之間的空腔的體積,進而可以改變火藥燃氣推槍管的能量大小。MG34機槍射速可調,就是如此實現(xiàn)的。
助退器原理示意,紅色的為槍口方向,氣流在槍管和助退器之間膨脹,而助退器固定,就推動槍管向后運動
此外,還有一種名為“空包彈助退器”的膛口裝置。盡管有著助退器的名字,空包彈助退器可不能和制退器一概而論。眾所周知,空包彈是用來演習、訓練、拍電影時的一種特殊槍彈,為了安全起見沒有安裝彈頭。槍械發(fā)射這樣的子彈時,火藥燃氣沒了彈頭的阻隔,就順著槍管暢通無阻的“溜出”槍口。槍械“泄了氣、沒了勁”,膛壓很低,后坐能量嚴重不足。此時的槍械,沒法完成正常的自動動作,射手只能手動拉槍機,才能完成拋殼、進彈等動作。此時的槍械,就只能打一發(fā)拉一發(fā)了。
美軍的空包彈助退器大多涂成紅色、黃色等比較醒目的顏色
美軍空包彈助退器特寫
“打一發(fā)拉一發(fā)”的做法無法很好地模擬現(xiàn)代的自動武器的特征,自然讓人不滿。于是人們開發(fā)了空包彈助退器。空包彈助退器原理也很簡單。它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槍管堵住一部分,以此增大膛壓。這個原理就像大家用手指堵住水管,水管內的水外流受阻,壓力增大,噴出的就更“有勁”了。空包彈助退器正是這個原理,通過減小截面積,增大武器的膛壓,利用更“有勁”的燃氣來使槍械完成和發(fā)射實彈時相同的自動動作。這樣一來,槍械在使用空包彈時,也能像使用實彈一樣正常工作。
蘇聯(lián)槍械的空包彈助退器則偏愛銀白色和灰色,圖為AKS-74和它的空包彈助退器
M855槍彈“全家福”,右數(shù)第五個就是空包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