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友發現,我們看過最早的帶貨安利,大概就是九年義務教育中使用的語文課本了。
于是狂丸整理一些網友評論,一起來回顧一下課本里都曾安利過哪些好東西。
玩樂攻略
《核舟記》可能是最早帶我認識手工大佬的文章之一。
文中的手藝人能在小小的核桃上雕刻出作品,不僅能刻出一個船和船上坐著的人,還能雕刻窗戶等各種小細節。更令人驚嘆的是手藝人還把船上人的神態都刻畫得特別到位,甚至是一人身上掛著的佛珠也很細致,文中描述到:「珠可歷歷數也」。其實這種微雕技術最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明朝的時候核雕又特別流行,想必古代的手工大觸們技術一定不俗。后來狂丸也想親自嘗試這種微雕技術,不過由于手覺得大腦不行,所以放棄了...
旅游攻略
課本里介紹過的景點非常多,狂丸覺得寫的比現在很多攻略要吸引人。
不過目前最應景的應該是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課文中描述那里的冬天沒有風聲,天氣還特別晴朗,最妙的是還會下點小雪,簡直就是最完美的冬日。而當年被老舍先生一篇文章安利到濟南求學的學子也不在少數。
美食攻略
跟著課本逛了一圈下來發現餓了,但不要緊,課本里還藏著美食攻略,描述還特別誘人的那種。
槐花飯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澆上麻油、蒜泥、陳醋;吃甜的,灑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讀過的小孩都饞哭了……
談到美食就肯定少不了汪曾祺,他的高郵咸鴨蛋一定是狂丸印象最深的美食,沒有之一。
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咸蛋的黃是通紅的。蘇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郵鴨蛋黃炒的豆腐。
還有小說《孔乙己》的下酒菜茴香豆。作為浙江紹興特別有名的傳統小吃,很多人直接被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安利著順帶去了趟紹興,嗯,是想象中的那個味兒。
史鐵生的豌豆黃也讓很多人流過口水,課文里說那是史鐵生小時候最喜歡的食物了,還是北京宮廷菜館仿膳做的。央視的一檔綜藝節目《我有傳家寶》里也曾介紹過豌豆黃,據說這還是一個宮廷美食,因當年慈禧愛吃而出名。以前看的時候狂丸還對豌豆黃沒什么概念,長大后才知道是一種用豌豆和油鹽等各種調料做出的糕點。有網友就比較機智,直接用蛋撻的口感腦補。
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萬年牢》的糖葫蘆?課文里做糖葫蘆的細節描寫得特別到位,第一次讀的時候,里面把糖煮開到拉絲的畫面直接把我看饞了。
還有好多課文安利過一些食物的獨特吃法。例如豐子愷父親堪稱一絕的獨門吃螃蟹秘方,就來自于他的課本《憶兒時》。他父親吃螃蟹的方法很特別:把蟹肉剝好后不能立刻吃,要放在蟹斗里伴著姜醋下飯吃。
一方精致的手帕托著蠣殼,把嘴稍稍向前伸著,免得弄臟了衣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喝了進去,蠣殼就扔在海里。

(文中圖片素材均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otu_Spring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1%82%E6%9E%97%E5%B1%B1%E6%B0%B4#/media/File:Guilin_lijiang.jp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eni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9iyGXOAkT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hj14Qlsgs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7%90#/media/File:PagodaTreeFlowers.jp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yphnolobium_japonicu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C%B4%E9%A6%99%E8%B1%8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El4RsnoC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hHw6iU4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