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哈利·波特》系列的人都會發現,整部書中提到過很多種植物,畢竟英國是個園藝大國嘛。當然了,書里出場的植物,有一些是虛構的,比如曼德拉草、瞌睡豆,非虛構的那些呢,大部分一般人在家里也種不了,比如做魔杖的那些樹,不過其中有那么一種,倒是很適合家里盆栽,那就是百子蓮。
來自南非的尼羅百合 百子蓮屬的屬名Agapanthus源于希臘語,意思是“愛情(agape)”+“花(anthos)”,至于起名原因現在已經不可考,有可能和愛情沒什么關系,而是“令人高興的花”或者“令人滿意的花”的意思。 百子蓮屬一共有七個原生種,在英語中,它們有時會被叫做Lily of the Nile——“尼羅百合”,但實際上百子蓮既不產自尼羅河,也不是百合,它們是來自南非的石蒜科植物。當然了,百子蓮的中文名似乎更加名不符實,因為它們既沒有“百子”,也不是“蓮”。 不過,百子蓮確實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歸入百合科,分類的依據是它們的花朵結構。百子蓮是傘形花序,夏季花期到來的時候,會從帶狀葉片中間抽出高大的花序軸,頂端的綠色苞片包裹著幾十上百朵花,開放以后就像一個藍紫色花球。每朵花都有六枚花被片,外輪三枚是萼片,內輪三枚是花瓣,再往里還有兩輪雄蕊和一個子房上位的雌蕊,雄蕊每輪三枚,雌蕊由三個心皮組成,花的結構一共有五輪,每輪都是三個,所以這類花叫做五輪三數花。 從百合到石蒜 在舊的分類系統中,百合科和石蒜科都是五輪三數花,像百合這樣子房上位的植物歸入百合科,而像石蒜這樣花序外面有苞片、子房下位的植物,歸入石蒜科。可是百子蓮既是子房上位,花序外面又有苞片,要怎么分呢?早期的分類學者覺得還是按照子房分比較好,于是就把百子蓮丟進了百合科,“尼羅百合”對了一半。 后來的分子生物學證據證明,在百子蓮分類地位的問題上,按照子房分不靠譜,于是,在新的分類體系APG中,百子蓮和蔥、蒜一起,歸入了石蒜科陣營,成為石蒜科三個亞科之一,當然,百子蓮亞科中也只有百子蓮這一個屬。 德思禮家的庭中嬌客 百子蓮的花壯觀美麗,在1679年傳入歐洲后,就受到了園藝界的關注,產生了數以百計的園藝雜交種,有迷你、大型、花葉、重瓣等品系,花色覆蓋深淺不同的白、藍、紫,現在還出現了幾個粉紅色品種。在幾個主要的原生種中,鈴花百子蓮A. campanulatus冬季落葉休眠,最不怕冷,給后來的很多雜交品種帶來了耐寒基因,非洲百子蓮A. africanus和早花百子蓮A. praecox葉片四季常綠,但耐寒性差。傳入我國的百子蓮品種,大部分都是早花百子蓮。 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提到,位于倫敦的德思禮家庭院中種著百子蓮,而且開得還不錯,按照英國的氣候推斷,能地栽過冬的,應該是有鈴花百子蓮血統的耐寒落葉品種。而我國常見的早花百子蓮品系,在江南、華南一帶地栽越冬沒太大問題,在北方就必須盆栽,冬季拿到室內。 繩命是入刺地井猜 只要解決了過冬問題,其實百子蓮是一種非常好養的花。百子蓮的地下部分,是膨大的鱗莖和粗壯的白色肉質根,儲水抗旱能力很強,即使是北京夏天動輒35℃的高溫天氣,三兩天不澆水也沒事,澆水太多反而容易淹死。不過盆栽的時候要做好經常換大花盆的心理準備,一般來說,只需要過一個夏天,百子蓮的根就會把花盆撐滿,當然,它回報給你的也會是漂亮的花朵。 如果你家住南方,并且有院子,那也可以嘗試一下地栽百子蓮,比起盆栽來,會長得更快、更好,開花更多,同時也很容易長成巨大一叢,清理起來十分困難。事實上,由于百子蓮生命力太強、太容易擴散,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一些地方,它們已經有成為入侵植物的潛質。 電鋸驚魂驚不著它 百子蓮既可以通過種子繁殖,也可以利用分株的方式無性繁殖。百子蓮的花中富含花蜜,擅長招蜂引蝶,種在室外環境很容易結實,果實成熟后開裂,釋放出其中大量的黑褐色種子,可能這就是它中文名中“百子”的來歷。 百子蓮的果實和種子,顯然……也沒有“百子”嘛。圖片:David Pilling / pacificbulbsociety 要是嫌播種慢,那么可以在換盆時候把側芽切下來另行種植,由于百子蓮太能長了,國外有些苗圃在分株的時候為了提高效率,切的時候是直接上電鋸的。所以你看,如果你是那種天生“五行缺水”、特別容易把花養死的人,不如嘗試一下百子蓮吧,電鋸都鋸不死的花,要是能養死,那……真算你有本事。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5年第337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作者@沙漠豪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