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

第32個“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其病原體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截至2018年底,我國估計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約125 萬,全人群感染率約為9.0 萬。


艾滋病治療的最主要方法是抗病毒治療(ART),患者需要嚴格遵從醫療方案,良好的服藥依從性是確保獲得病毒學抑制和實現免疫重建的重要保障,從而可獲得長期存活。




什么時候開始抗反轉錄病毒治療?


中國艾滋病診治指南(2018版)明確指出:成人及青年人一旦確診HIV感染,無論CD4+ T細胞水平高低,均建議立即開始治療。而在啟動抗病毒治療之前,要對患者進行充分的服藥依從性教育。


什么是服藥依從性?


世界衛生組織對服藥依從性的定義為: 一個人的行為 (包括服藥) 與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建議相對應的程度。


為什么要強調服藥依從性?


目前普遍認為服藥依從性>95%時,能實現滿意的病毒學抑制。良好的服藥依從性可以維持滿意的血藥濃度水平、降低耐藥風險、保持較高的CD4+ T細胞計數、減少機會性感染、以及降低死亡率。


依從性差可能導致什么后果?


  疾病進展、惡化甚至死亡;

2  治療失敗,出現耐藥,增大后續治療難度,增加治療費用;

3  機會性感染幾率增加,死亡率升高。


依從性差的原因包括什么?


 個體認知水平:對ART認知的匱乏、遺忘、難以適應日常生活的改變、患有抑郁癥、低收入和低教育人群等;

2  藥物治療方案:治療方案的復雜性、給藥頻率多、出現藥物副作用等;

3  人際關系問題:難以和醫師維持良好、固定關系等;

4  結構性問題:服藥帶來的羞恥感、畏懼社會偏見、就醫困難等。


抗反轉錄病毒的治療療程多久?抗病毒治療過程中易出現哪些問題導致患者停藥?


啟動ART后,需終身治療。

抗病毒治療過程中宜導致患者停藥的情況常見于:

1  服藥后出現藥物相關副作用,難以耐受自行停藥;

2  監測病毒載量小于臨界值、CD4+T細胞升至正常值,認為治療有效而停藥。

3  眾多醫院人滿為患,掛號看病困難,又不愿意更換醫師。


但北京協和醫院在門診中常為每一位患者直接預約好下一次門診的時間,大大降低該因素導致的停藥。


如何監測服藥依從性?


雖然目前并無 “金標準” 來準確測量服藥依從性,但可通過間接方法(自我報告、藥片計數、電子藥物監測等)和直接方法(藥代動力學監測、可吸收傳感器等)來監測。


如何提高服藥依從性?


  短消息提醒;

2  個性化指導治療及指定計劃,即“不同患者不同對待”;

3  實時電子藥物監測。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呂瑋主任醫師建立一項“HIV感染者智能管理”項目,應用電子智能藥盒進行服藥依從性提醒和記錄,擬在不同HIV感染人群,包括暴露前預防隊列、耐藥隊列以及資源有限地區進行開展。



第一作者簡介


馬彩華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在讀研究生,住院醫師。


通信作者簡介


呂瑋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從事各種感染性疾病和傳染病的臨床診治工作。

先后于法國巴黎六大、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皇家醫院完成博士后及訪問學者工作。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后承擔了國家十一五傳染病重大專項 “艾滋病核酸-重組天壇痘苗Ib期臨床試驗”、十二五子課題“免疫抑制法治療HIV/AIDS”、十三五子課題“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修復與免疫細胞聯合的功能性治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重大協同創新項目HIV感染者腸道菌群變化等多項研究。發表于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JIAS、AIDS、 CMJ、中華內科雜志、中國性病艾滋病雜志、中華傳染病雜志等30余篇論著。擔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會艾滋病學組委員、北京醫學會感染病學會青委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感染病分會理事等職務。擔任《熱病》中文版編譯。



 版權聲明:

       協和醫學雜志倡導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歡迎轉載、引用,但需取得本平臺授權。如您對文章內容版權存疑,請發送郵件medj@pumch.cn,我們會與您及時溝通處理。本站內容及圖片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為盈利且不作為診斷、醫療根據。


世界艾滋病日|關注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的“服藥依從性”

圖文簡介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其病原體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截至2018年底,我國估計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約125 萬,全人群感染率約為9.0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