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花之所以名為含笑花,緣于此花最可玩賞處,是其花將開未綻之姿。宋人陳正敏在《遁齋閑覽》中說道:“其花常若菡萏[hàn dàn]之未敷者,故有含笑之名。”菡萏就是荷花的花骨朵,將開未開的樣子。

宋代人賞花,就是又含蓄又啰嗦的。偏偏含笑花這種含苞待放的樣子,最對那些文化人的胃口,其中就有蘇東坡。



心大,還得是東坡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說的就是蘇東坡。

先是在朝中頗為賞識、重用他的高太后去世了,緊接著是政敵們迫不及待、羅織罪名,把蘇東坡遠(yuǎn)遠(yuǎn)貶到了嶺南。這還不夠,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也離世而去。彼時抵達(dá)南粵的蘇東坡,竟然心境淡然,雖是被貶,卻也有心思游歷山水

蘇東坡聽聞在廣州城郊的白云山中,有一座蒲澗寺,為修仙問道之人所尊崇,便決意前往。越是年齡見長,蘇東坡越是沉迷煉丹養(yǎng)生之道。或許是這寺院,正對了他老人家的胃口?總之寺僧得知大文豪來訪,當(dāng)然熱情款待,還帶著蘇軾前往后山,一觀仙草。


山間云霧繚繞,古木飛瀑,景致果然奇絕。僧人對告訴東坡,這山中多有奇花異草,堪比漢武帝的九節(jié)菖蒲,助人長生,如今有許多志在飛升之士,慕名而來。但蘇東坡呢,卻盯著山間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野花,兀自出神。

不由他不出神。細(xì)嗅之下,清泉幽林之間,彌漫著甜美的花香。博聞如東坡,當(dāng)然知道這花的來歷,所以愈發(fā)感覺奇妙。返回禪院,興之所至,他便作了《廣州蒲澗寺》詩一首:

不用山僧導(dǎo)我前,自尋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臨無地,百尺飛濤瀉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來薝卜祖師禪。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學(xué)仙。

寫罷仍覺意猶未盡,更添了注腳道“山中多含笑花”。

如“仙草”菖蒲般珍貴,如佛前的梔子花般幽香,蘇東坡遇到的就是含笑花。宋代文人愛花,一愛潔白雅致,二愛身懷幽香,所以白色的含笑花,被贊為清高奇雅之物。只可惜此花僅在南國才能尋得,這倒與淪落天涯的蘇東坡心境相仿。而且彼時對中原來說,含笑花還是新奇之物,宋朝人欣賞名花時,也愛趕個新奇潮流,所以含笑花就格外受人推崇了。


宋代張翊在《花經(jīng)》中,把宋朝新“開發(fā)”的香花,譬如蠟梅呀、瑞香呀,直接列為“一品九命”,享受最高待遇。而含笑花,只因不耐寒冷,稍遜一籌,列為“二品八命”,不過品格和稀有度沒有必然關(guān)聯(lián)

北來的蘇東坡,到底是沒見過山谷中這么多的野生含笑花。他說,修什么仙啊,這里就是人間仙境了。這份灑脫(沒心沒肺),若是欣賞他的高太后和相伴枕畔的王夫人地下有靈,見他未墮心中之志,也能跟著含笑花香一起,含笑九泉了吧。



世人都愛正太和蘿莉

清代編纂的《臺灣通志》對含笑這個名字說得更詳盡些:“含笑,白瓣如蘭,自輔其頰,故曰含笑。半開則馥烈,大則香減。銀岳八芳草,此其一也。花五瓣,淡黃色,晝暖則花盛開似含笑,故名。”

如果你沒有觀察過含笑花,可能會有疑問:不就是花蕾嗎?這有什么特別的?嗯,關(guān)于含笑花的花蕾,我是深有體會的。作為北方人,我第一次注意到含笑花,是在植物園的溫室里。當(dāng)初看見它的花蕾,我連拍照的欲望都沒有,只是滿樹尋找盛放的花。好歹讓我拍張標(biāo)準(zhǔn)照呀!可惜沒找到。過了一個星期,我又去了。然而……花蕾還是花蕾,依然憋著,沒有開放。


為什么含笑花以將開未開的花蕾聞名?因?yàn)檫@個含苞欲放的姿態(tài),能保持很長時間,從花蕾到真正綻放,有時候能持續(xù)兩周。這是什么概念呢?就相當(dāng)于一位男士,按年齡算已經(jīng)是大叔了,卻還保持著正太的容貌。

不過這個比喻并不恰當(dāng),硬要比喻的話,也不該是正太,而是蘿莉。因?yàn)樵诠糯ㄊ潜槐茸鲹碛星寮內(nèi)崦乐驳呐印=鹑耸┮松摹逗ā氛f道:“百步清香透玉肌,滿堂皓齒圍明眉。褰[qiān]帷跛客相迎處,射雉春風(fēng)得意時。”尤其是含笑花瓣細(xì)細(xì)看來,白色之中略帶少許紅紫色,恰如美人冰肌玉骨,面上卻帶一點(diǎn)紅暈,約略淺笑,最是動人



讓人沉醉的到底是什么香味

除了含苞待放的時間格外長,含笑花的另一特色,就是熏得蘇東坡昏昏欲醉的香氣

含笑花賞味,也是在將開而未滿之時最適宜。花初開時,香氣宜人;至半開時,氣味漸濃而馥烈;待花朵全開,香氣反而大減。但無論如何,若是山谷中有野生的含笑花,就能盡得古人之意了——“晚涼坐山亭中,忽聞香風(fēng)一陣,滿室郁然”是也。

有別于其他香花,含笑花的氣味帶著成熟水果般的甜美。按照古人的說法,這種香氣很像“瓜香”。并非西瓜,而是古時流行的甜瓜。宋人徐致中在《含笑花》詩中寫道:“瓜香濃欲爛,蓮莟碧初勻。含笑如何處,低頭似愧人。”民間則認(rèn)為此花氣味略似醇醪(即味厚的美酒),稱其為“醉香”,俗名“酒醉花”。


不過,含笑花的氣味到底像什么水果,還是要親自聞一聞才算數(shù)。有一次我們六七個人分別聞了,得出的結(jié)論有:香蕉、蘋果、哈密瓜味兒的口香糖。如今在中國南方,含笑花干脆有個別名就叫“香蕉花”,說的就是它的香氣。

“香蕉花”和含笑花的英文別名 banana shrub 異曲同工。這花香之中,最重要的香味來源是乙酸異戊酯(isoamyl acetate),這是一種天然酯類,其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令人愉快的香蕉氣味。



唯含笑花難養(yǎng)也?

含笑花通常在冬季開放,能夠一直開到春天;如果是在福建、臺灣、廣東等地,有時精心栽種的含笑花在夏末至秋季也會開花。北方就比較尷尬,想觀賞含笑花,除了去溫室,就只剩下室內(nèi)盆栽。在兩三年前北京的花卉市場里,含笑花不是那么常見的種類,畢竟貌似識貨的人并不多。

在西方園林中,含笑花也算常見,有些開花紫色的品種比如“紫皇后”(Purple Queen),反而比原本開白花的含笑本尊更受歡迎——或許是因?yàn)闁|方審美講究含蓄,西方人的思路不一樣吧。


不過無論東方西方,栽種含笑花都要面臨一個嚴(yán)峻的挑戰(zhàn):怎樣防寒保暖,度過冬季。雖然含笑花正常生長的溫度不應(yīng)低于 5℃,但其實(shí)它可以忍受 -13℃ 的低溫,勉強(qiáng)保證不死。所以無論地栽還是盆栽,保暖是最重要的

然后問題來了:為什么歐洲花園里栽種含笑花過冬更容易呢?首先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北方的冬天,不但冷,而且干燥,并不像歐洲一些地區(qū)那樣,冬季多雨潮濕。如果處于濕度低于60%的環(huán)境中,含笑花的生長狀況就會變差。所以,如果在濕度較大的北方溫室中,含笑花其實(shí)并不需要格外關(guān)照;但室內(nèi)盆栽時就需要經(jīng)常噴水,或者為植株配一個專屬加濕器

其次,中國北方的水質(zhì)也不太合適。含笑花喜愛偏酸性的水質(zhì),這一點(diǎn)和梔子、杜鵑花相似,比如在華北,長期使用自來水澆灌,含笑花可能就會出現(xiàn)葉片變黃、掉落的狀況。


此外,無論在冬季室內(nèi),還是天氣轉(zhuǎn)暖后的室外,含笑花都不宜長時間受陽光直射。日光熱辣的時候,要用遮陰網(wǎng)或者挪至半遮蔭處。古人賞含笑花,都知道正午不賞,而是把花盆搬到陰影里,等到黃昏時分再搬出來曬一曬,聞聞花香。

當(dāng)然還少不了施肥和除蟲,特別是室內(nèi)栽種時,若不通風(fēng),難免會生出病蟲害。但在天寒地凍的季節(jié),很難開窗,所以通風(fēng)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吧……

總之,花開含蓄柔美又有香味的含笑花,似乎不那么容易伺候。誰讓人家是正太、是蘿莉呢,求關(guān)照你給不給?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5年第334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作者@天冬。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zhuǎn)發(fā)

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GuokrPac@guokr.com


“香蕉花”到底是不是香蕉味兒?六個人有七個答案

圖文簡介

含笑花之所以名為含笑花,緣于此花最可玩賞處,是其花將開未綻之姿。宋人陳正敏在《遁齋閑覽》中說道:“其花常若菡萏[hàn dàn]之未敷者,故有含笑之名。